《运动学基础》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紧密围绕学生所需的培养目标和能力指标的要求,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满足康复治疗临床需求。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运动学基础》架构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关节运动、运动控制、运动分析、运动障碍五个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关节运动与骨骼肌收缩运动的力学原理、运动中能量的供应方式、运动时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调节、关节运动学以及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知识;学会对人体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分析,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制动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掌握与熟悉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紧密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科)、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三级康复医疗体系中康复治疗师(士)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调研,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康复治疗士资格考试大纲与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本课程将理论与实践学习,课程思政、科普知识和临床应用等多维化资源有机融合,既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职业素养得以养成。
(一)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的分析研判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临床康复思维模式。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运动学基本概念和运动生物力学基本原理。
2.掌握运动生理基本知识,理解康复治疗中选择运动训练方式与强度机制。
3.掌握正常人体运动中骨骼、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运动规律,理解康复治疗中训练机理。
4.掌握运动障碍学基本知识,理解制动对人体的影响。
(三)能力目标
1.能运用运动学的基本知识、技能,进行运动分析,指导运动训练。
2.能对运动障碍进行分析,判断运动障碍发生部位及原因。
3.能利用运动学基础所学知识,指导制定运动处方。
(四)思政目标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2.热爱专业,具有乐于奉献和爱岗敬业精神。
3.树立社会主义医德,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依法执业,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
1.人体解剖学
2.生理学
3.医用物理
1.《运动学基础》第3版,蓝巍、马萍,人民卫生出版社
2.《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邝适存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3.《运动学》第2版,刘克敏、敖丽娟,华夏出版社
4.《人体运动学》第3版,黄晓琳、敖丽娟,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