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综合实训》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基于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工作过程,构建五大学习模块,从生理到病理,从单项到综合层层递进。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明线,强化职业能力,思政育人为暗线,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伦理素养、关爱孕产,明暗相间,双线并行。跟踪临床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及时增删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临床前沿技术同步更新。实现临床实践前的转化和衔接,为学生考取母婴保健合格证,成为合格助产士奠定基础。
课程的特色创新:其一,以临床案例为载体,以孕产过程的工作项目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从生理产科到病理产科,从单项操作到综合应用,层层递进;其二,以仿真资源为依托,以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为突破,构建教学模型,从线上自学到线下实操,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学以致用;其三,以工作任务为明线,以思政融入双线并行为手段,创建育人模式,将“生命至上,母婴安全”的专业理念和“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渗透到助产工作中,德技双馨。
本课程除服务于在校护理专业群学生外,还可用于临床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从事母婴照护家政服务者与广大孕产妇等社会学习者。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共5大项目模块,25项操作的学习,学生能够综合《助产技术》、《成人护理》、《儿童护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临床工作项目的训练,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管理病人,独立为孕妇进行妊娠、分娩、产褥期的护理,及完成新生儿的护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重人文的能进行母婴护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5大项目模块,25个项操作相关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
(2)能描述妊娠期、分娩、产褥期的临床经过与监护的方法;
(3)熟练描述正常分娩期的临床经过与监护的方法;
(4)说出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处理配合和护理要点,如产钳术、胎吸术的使用条件与配合,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配合。
(5)能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妇女进行健康宣教
(6)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全面了解各项操作的原理,进行产程观察,根据“助产规范”为产妇接生,护理新生儿,准确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分娩记录》《出生医学证明》等,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7)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胎心监护仪、输液泵、电子血压计、多普勒胎心听诊器、新生儿吸痰器、新生儿复苏台;
(8)能根据胎心监护结果做出合理的决策,协助产科医师对异常情况进行抢救和处置;配合医师采取措施,防止滞产、产后感染、产伤和产后出血。
(9)能接受孕妇的咨询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具有为产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询资料、阅读专业书籍、主动学习的的探究精神,提高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对产科热点的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母婴照护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对产程的进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养成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热爱助产专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在临床助产实践中关心、爱护和尊重孕产妇。
具备人体形态与结构、生理学、病理基础、药理基础、助产入门等基础医学知识,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助产技术、儿科护理、妇科护理核心医学知识。
1. 崔萱,许红.助产技术综合实训.第1版.南京: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8.
2.马常兰,崔萱.助产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魏碧蓉.助产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4.李玲,崔萱,秦雯.高级助产技术.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5 金庆跃,许红.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训.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6. 蔡文智.助产技能实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7.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4):241-246.
8刘兴会,漆洪波.难产.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9姜梅.庞汝彦.助产士规范化培训教材.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10余艳红,陈叙.助产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