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以铁路隧道为主、公路隧道为辅,全面涉及隧道工程基本概念、设计理论、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运营维护及防灾救援等全寿命周期内的基本知识。从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常见种类出发,结合新修订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主要介绍了服务于土木工程的交通类隧道结构构造特点与基本要求;阐述了隧道工程勘察内容,隧道工程地质环境与围岩分级,隧道线路的选择与平、纵、横断面设计;重点讲解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隧道工程各类施工方法与预支护措施的工艺流程;另外还介绍了隧道施工必须的辅助压缩空气、供水、照明、通风与防尘等作业流程;并涉及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运营常见病害及维修加固对策;同时,结合铁路隧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对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问题、断面设计问题、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等新方向知识也进行了讲解。
本课程就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施工组织、运营维护以及新发展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讲述,旨在通过隧道基本内容介绍,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与未来发展,建立对隧道工程的系统认识,成为隧道工程的专业知识掌握者。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位置的选择方法及其原则,掌握隧道勘测设计的原理和技能。
2.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方法。
3.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的构造型式及要求。
4. 学习判断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掌握围岩分级,了解围岩压力的特性及计算方法。
5.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衬砌及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过程。
6.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衬砌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7.学习现代新奥法理论及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了解隧道施工的各种工艺,基本掌握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各种施工方法。
8. 熟悉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具备施工管理的基本技能。
9. 基本掌握隧道工程养护与维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0.了解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特点,熟悉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熟悉减少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主要涉及在第五章第三节、第四节使用);
土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主要涉及在第二章和第五章第二节使用);
工程地质(主要涉及在第二章使用)。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主教材:
《隧道工程》,朱永全、宋玉香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ISBN:978-7-113-20422-8.
参考资料:
《隧道》,李德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4月.ISBN:7-113-05777-2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年.ISBN:978-7-114-05180-7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ISBN:15113-4914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