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文字承载着各自的历史、文明和文化, 由此被认为是一个个灿烂耀眼的活的历史、活的文明、活的文化, 进而被美誉为人类活的化石。同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从而构筑了一个更加丰美、绚丽、辉煌、和谐而理想的语言文化世界。
《走进少数民族语言》这门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团队的老师们将引领同学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和文字。
本课程涉及主要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彝语、壮语、布依语、苗语、阿美语等10种语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并认识到我国语言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语言保护意识,提升用多个视角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其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本尼迪克特(著),乐赛月、罗美珍(译),汉藏语言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陈卫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戴庆厦,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戴庆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黄成龙,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调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黄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黄美金等,台湾南岛语参考语法(13本)[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
李云兵,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力提甫•托乎提,阿尔泰语言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聂鸿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瞿霭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J],语言文字学,2015.06.
孙宏开,中国的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百年议[J],青海民族研究,2015.02.
颜其香,周植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