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是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审计方向)与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国家审计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审计本质与功能、审计业务流程、审计证据决策、审计技术方法运用,教学难点是中外审计体制比较、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模型运用、审计报告撰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养、审计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与职业思维素养,并为后续的一系列审计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建立基本的审计专业素养。传授审计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审计学科体系有总括的认识,了解审计的发展历史、职责权限、审计体系、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理解审计本质、功能作用、重要性、审计模式。
2.培育基础的审计能力素养。传授审计学相关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学生熟悉审计程序、审计准则与基本方法,能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审计技术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熟练完成审计流程中的主要业务环节。
3.培养基本的审计思维素养。指导学生运用审计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合理评估并应对审计风险,正确运用审计标准与重要性原则得出审计结论,引导学生正确应对职业道德困境与审计相关法律风险。
课程介绍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第1章 总论
第1节 审计的定义与本质
第2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3节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第4节 审计的目标与对象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2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第1节 审计组织
第2节 审计人员
单元测试
单元作业
第3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第1节 审计准则
第2节 审计依据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4章 审计程序
第1节 审计程序概述
第2节 国家审计程序
第3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5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1节 审计证据
第2节 审计工作底稿
单元测试
单元作业
第6章 审计模式的演进
第4节 审计模式的应用选择
第1节 账项基础审计
第2节 制度基础审计
第3节 风险导向审计
单元测试
单元作业
第7章 传统审计技术方法
第1节 审计方法概述
第2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第3节 审计抽样技术方法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8章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
第1节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概述
第2节 计算机辅助审计
第3节 信息系统审计
第4节 大数据审计技术
单元测验
第9章 审计报告
第1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2节 简式审计报告
第3节 详式审计报告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10章 审计管理
第1节 审计管理概述
第2节 审计的过程管理
第3节 审计的质量管理
单元测试
《审计学基础》是审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较低,但强调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能将审计学相关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教材
王会金、许莉.审计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二)主要参考资料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2]尹平,郑石桥.审计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刘世林.审计学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5]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审计法》等法律、《审计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准则。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重要文件。
[8]《审计研究》《会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中国审计》《审计文摘》等期刊杂志上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