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学》课程作为教育部规定的财经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全面诠释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思想,反映国内外财政领域改革新动向和新成果,是联接其他财经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课程主要介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特征与财政的职能、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各类支出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支出、文科卫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三农”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财政收入总论、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税收概论、税负转嫁与归宿、公债、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全面反映财政领域前沿成果,聚焦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为学生奠定重要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重要思想,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分析并解决一些经济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有:我国财政学界著名的陈共教授编著的财政学教材,该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著名的樊丽明教授主编的《公共财政概论》(马工程)等。
根据财经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学习掌握财政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为《财政学》相关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是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功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的规范和实证等经济分析、研究方法。通过财政学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财政的概念内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能对我国的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对我国的政府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及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运用。通过财政学的学习,对税负转嫁等税收理论、公债理论、财政管理和财政政策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运用,对我国现实的税收改革问题、政府债务问题、财政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和分析。
导论
导论
第一章 财政概述 (3课时)
1.1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2 政府与市场关系
1.3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及我国财政法制化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3课时)
2.1 公共品理论
2.2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2.3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3课时)
3.1 财政支出的分类
3.2 财政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3.3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民生性支出(4课时)
4.1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支出
4.2 教育支出
4.3 科学技术支出
4.4 医疗卫生支出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4课时)
5.1 财政投资概述
5.2 财政基础设施投资
5.3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5.4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5课时)
6.1 转移性支出概述
6.2 社会保障支出理论
6.3 社会保障支出现行制度
6.4 财政补贴
6.5 税收支出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3课时)
7.1 财政收入分类
7.2 财政收入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7.3 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
第七章测验
第八章 税收原理(4课时)
8.1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8.2 税收原则
8.3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8.4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测验
第九章 税收制度 (3课时)
9.1 货物和劳务税
9.2 所得税
9.3 其他税种
第九章测验
第十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4课时)
10.1 国债的含义与种类
10.2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10.3 国债的经济效应
10.4 国债市场与功能
第十章测验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3课时)
11.1 国家预算概述
11.2 国家预算编制与执行
11.3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测验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3课时)
12.1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12.2 财政政策概述
1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十二章测验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教材
1.陈共:《财政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主教材)
2.邓子基:《财政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樊丽明:《公共财政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马骁、周克清:《财政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哈维·罗森:《财政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二)阅读资料、文献
1.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商务印书馆(2015)
2.高鸿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4.(美)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 等主编,刘守刚 等译 :《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5.樊丽明:《财政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马海涛:《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王乔、姚林香:《中国税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郭庆旺,赵志耘:《公共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李燕:《政府预算管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0.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鹭江出版社(2017)
11.报刊杂志:《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中国财经报》《财贸经济》《中国税务报》等。
(三)专题网站、学校网络资源
1.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https://www.mrc.com.cn
2.国家财政部网站,https://www.mof.gov.cn
3.国家税务局网站,https://www.chinatax.gov.cn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s://www.drcnet.com.cn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https://www.ccer.edu.cn
6.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https://www.chineseafs.org/
7.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s://www.audit.gov.cn/
8.世界银行网站,https://www.shihang.org/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s://www.imf.org/external/chinese/
10.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https://lib.nau.edu.cn/
11.南京审计大学毕博Blackboard 课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