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中国法律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传播法律史知识,为现代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借鉴的法学分支学科。《中国法律史》是法学专业核心课,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规定的10门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中国法律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创造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本课程全面介绍自古迄今中华民族创造的立法、司法、法律思想成果,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热爱,树立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法律史》是所有法学本科专业课程中以“中国”命名的课程,也是唯一一门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有言:“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作为一名法学专业本科生,对于本国已往法律历史,应当有所了解。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中国法律的起源、古代主要法律思想、立法成就、行政法制、监察法制、审计法制、刑事法制、民事法制、经济法制、司法制度以及近代法律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我国法制发展、变革的规律性和近代转型的必然性;展示中华民族在立法、司法、律学等各方面的理性、智慧和创造力;总结我国法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挥历史借鉴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中国法律史常识和法律文化知识,丰富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法律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习其它法学课程和参与我国法治建设奠定学识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兼顾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既介绍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也探究制度背后的法律思想及文化;在体系上,以专题形式全面介绍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法律文明成果,每个专题之下从纵向历史的维度系统梳理、介绍历代法制内容。

授课目标

1.知识获得:在了解中国历代法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历史时期审计、财政、经济、监察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2.能力提升:开阔历史视野,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3.价值引领:树立法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国家观、历史观。

4.素质养成:丰富历史人文素养,在前贤往圣的感召下志愿成为品德高尚、职业素养优秀的法律人。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学生须学习完全部章节内容,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方可获得课程成绩。

参考资料

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10年版。

2.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版。

3. 张仁善:《中国法律文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梁治平:《法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6.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8. 柏桦:《柏桦讲明代奇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 刘星:《古律寻义——中国法律文化漫笔》,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10. 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11. 郑小悠:《清代的案与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2.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13.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1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15年版。

15.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