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中国法律史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4日 ~ 2025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1
进行至第7周,共18周 已有 255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0)
spContent=中国法律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传播法律史知识,为现代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借鉴的法学分支学科。《中国法律史》是法学专业核心课,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规定的10门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中国法律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创造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本课程全面介绍自古迄今中华民族创造的立法、司法、法律思想成果,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热爱,树立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中国法律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传播法律史知识,为现代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借鉴的法学分支学科。《中国法律史》是法学专业核心课,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规定的10门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中国法律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创造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本课程全面介绍自古迄今中华民族创造的立法、司法、法律思想成果,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热爱,树立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法律史》是所有法学本科专业课程中以“中国”命名的课程,也是唯一一门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有言:“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作为一名法学专业本科生,对于本国已往法律历史,应当有所了解。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中国法律的起源、古代主要法律思想、立法成就、行政法制、监察法制、审计法制、刑事法制、民事法制、经济法制、司法制度以及近代法律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我国法制发展、变革的规律性和近代转型的必然性;展示中华民族在立法、司法、律学等各方面的理性、智慧和创造力;总结我国法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挥历史借鉴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中国法律史常识和法律文化知识,丰富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法律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习其它法学课程和参与我国法治建设奠定学识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兼顾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既介绍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也探究制度背后的法律思想及文化;在体系上,以专题形式全面介绍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法律文明成果,每个专题之下从纵向历史的维度系统梳理、介绍历代法制内容。

授课目标

1.知识获得:在了解中国历代法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历史时期审计、财政、经济、监察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2.能力提升:开阔历史视野,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3.价值引领:树立法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国家观、历史观。

4.素质养成:丰富历史人文素养,在前贤往圣的感召下志愿成为品德高尚、职业素养优秀的法律人。

课程大纲
绪论
1.1 中国法律史及中国法律史课程
1.2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点
1.3 学习中国法律史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法律的起源
2.1 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途径
2.2 中西法律起源的比较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演变
3.1 神权法思想
3.2 明德慎罚思想
3.3 儒家法律思想
3.4 法家法律思想
3.5 正统法律思想
中国古代的立法成就
4.1 夏商周时期的立法成果
4.2 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之源:《法经》
4.3 律的诞生:商鞅变法
4.4 初具规模的秦汉律法
4.5 魏晋南北朝法典编纂的进步
4.6 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巅峰之作:《唐律疏议》
4.7 唐之后法典的发展变化
4.8 律之外的其他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行政法制
5.1 中国古代行政法律规范
5.2 中国古代官吏选任制度
5.3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
5.4 中国古代对官吏贪赃的惩治
中国监察法律史
6.1 古代监察体制的发展演变
6.2 古代监察法律
6.3 近代监察制度的转型
6.4 革命根据地监察法制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监察法制
中国审计法律史
7.1 秦汉审计法律的初步形成
7.2 唐宋审计法律的兴盛和转变
7.3 南京国民政府审计法律的转型
7.4 苏维埃政权审计法律的创构
7.5 改革开放后审计法律的重构
中国古代刑事法制
8.1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8.2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矜老恤幼原则
8.3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特权原则
8.4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宗法原则
8.5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
8.6 中国古代主要的罪名:十恶
8.7 中国古代主要的罪名:七杀
8.8 中国古代主要的罪名:盗贼
8.9 中国上古时期的刑罚
8.10 文景刑制改革
8.11 中国中古五刑
8.12 死刑覆奏制度
中国古代民事法制
9.1 中国古代民事主体
9.2 中国古代物权制度
9.3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
9.4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9.5 中国古代继承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法制
10.1 中国古代土地法制
10.2 中国古代赋役法制
10.3 中国古代市场管理法制
10.4 中国古代货币管理法制
中国古代的司法
11.1 中国古代的司法公正理念
11.2 中国古代的“求生”司法理念
11.3 中国古代的“无讼”司法理念
11.4 中国古代司法机关
11.5 中国古代诉讼制度
11.6 中国古代的诉讼回避制度
11.7 中国古代诉讼强制性措施
11.8 中国古代证据勘验制度
11.9 中国古代的审判程序
11.10 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
中国近代法制转型
12.1 清末修律
12.2 近代法律体系的构建
12.3 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建设成就
1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3.2 马锡五审判方式
13.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10年版。

2.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版。

3. 张仁善:《中国法律文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梁治平:《法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6.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8. 柏桦:《柏桦讲明代奇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 刘星:《古律寻义——中国法律文化漫笔》,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10. 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11. 郑小悠:《清代的案与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2.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13.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1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15年版。

15.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南京审计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相森

李相森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8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