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文化》这门课程作为通识课,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已经开设了13年。该课程以水为线索,串联起古往今来的水历史、水故事、水经典、水哲理等。课程设置12讲,第一讲为绪论,了解水文化的定义及学习水文化的意义;第二讲为总论,整体讲述水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第三讲到第十二讲,分别从水与农业、水与政治、水与战争、水与工程、水与儒家思想、水与道家思想、水与文学、水与艺术、水与民俗、水与治理等10个角度来讲解水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中的不同体现。全面分析水与各种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家从水的角度理解文化,把握文化内涵,传播文化正能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水文化的内容与特征,了解水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文化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能够分析相关文化现象。通过本课程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意识,并由此培养学生人水和谐的思想。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何为水文化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水文化
第二讲 水与中华文明
第一节 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二节 黄河 中华文明的摇篮
第三节 长江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四节 长江文化的兴衰沉浮
第五节 大禹治水
第六节 大禹治水与中华文明
第三讲 水与农业
第一节 水与农田基本建设
第二节 水与农用水利工具
第三节 水与农业生产习俗
第四讲 水与政治
第一节 水与治国理政
第二节 明君治水与国家兴盛
第三节 贤吏治水与国家富足
第四节 水与国祸民殃
第五节 水与古代定都
第六节 水与城市兴衰
第五讲 水与战争
第一节 水上争雄
第二节 以水助战
第三节 以水代兵
第六讲 水与工程
第一节 灌溉工程
第二节 运河工程
第三节 堤防工程
第四节 调水工程
第七讲 水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智者乐水
第二节 以水比德
第三节 以水喻政
第四节 天人合一
第八讲 水与道家思想
第一节 上善若水
第二节 上善若水的典范
第三节 无为而治
第四节 无为而治的启示
第五节 柔弱胜刚强
第六节 柔弱胜刚强的启示
第九讲 水与文学
第一节 诗-言志之水
第二节 词-言情之水
第三节 赋-夸饰之水
第四节 散文-疏淡之水
第五节 小说-摹人之水
第十讲 水与艺术
第一节 水与绘画
第二节 水与音乐
第三节 水与舞蹈
第十一讲 水与民俗
第一节 水与生育婚俗
第二节 水与葬俗
第三节 祈雨
第四节 镇水
第五节 水与汉族节日活动
第六节 水与民族节日活动
第十二讲 水与治理
第一节 水资源争端
第二节 水资源危机
第三节 工程治水
第四节 依法治水 保障绿水青山
第五节 人水和谐 建设节水社会
本课程为通识类教育课程,无需专业知识预备。
1.靳怀春.中华文化与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
2.靳怀春.中华水文化通论(水文化大学生读本)[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李宗新,闫彦.中华水文化文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4.朱海风.水文化研究丛书(8本)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朱海风.中外水文化研究 (5本)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6.李可可.水文化研究生读本[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7.王清义.中西当代水伦理比较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6年4月
8.史鸿文,王燚.文化黄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9.郭凯旋,毕雪燕.论四大文明的形成与河流的关系[J].祖国,2017
10.陈超.中原农业水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11.李宗新,闫彦.水与水工程文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12.毛佩琦等.水与治国理政[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13.李中锋,张朝霞.水与哲学思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14.尚群昌.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15.朱海风,史月梅,张艳斌.水与文学艺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16.饶明奇,吴礼明.政治黄河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7.王荣初.历代山水名胜词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
18.鲍康健.历代山水诗文名篇赏析[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19.吴功正.山水诗注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0.潘杨华.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M].济南:齐鲁出版社,2013
21.王瑞平,史鸿文,邱艳艳.水与民风习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4
22.韩玉洁.水志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3.楚行军.美国中小学水教育对我国水文化教育的启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
24.张建松.河南水文化遗产所反应的鱼稻饮食文化[J].美食遗产,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