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仪器分析是面向环工、生工、动科、农资等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现使用的教材是由付颖和高爽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仪器分析》。该课程以电化学和光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色谱学和核磁共振波谱法为难点,以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方法应用为主线进行讲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析仪器日益普及,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日俱增,为了适应仪器分析的迅速发展,在课程中适当介绍仪器分析领域中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将来从事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仪器分析课程共分为12章,考虑到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主要内容重点放在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教学以适用、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特色,着重介绍仪器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熟练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使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本课程有自成系统的《仪器分析》电子教案及课件,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上共享该课程的各种教学信息资源,实现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新的教学观念,运用了启发式、归纳式、交互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教与学相“对立”的局面。在连续多届教学实践中,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目标

       MOOC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即:“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通过整合教学思维方式立体化教学资源框架后,综合改革《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这种网络+课堂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使仪器分析在线开放课程融入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培养。

      课程组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及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内容力求理论结合实际,与仪器发展动态接轨,力争讲授新技术、新方法,传递新思想和新信息。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生应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分析》、《分析化学》、《有机合成》、《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与分析》、《农药学》、《有机分析》等化学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刘约权. 2016. 现代仪器分析(3)[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张永忠. 2014. 仪器分析(第2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 杨万龙,李文友. 2017. 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4] 张晓丽. 2010. 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 陈国松,陈昌云. 2015. 仪器分析实验(第2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 董杜英. 2008.现代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 俞英. 2008. 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8] 陈培榕,李景虹,邓勃. 2012.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第2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9] 高向阳. 2009. 新编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0] 白玲,石国荣,王宇昕主编. 2019. 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1]袁存光,祝优珍,田晶. 2012. 现代仪器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2] Ruzicka J., Hansen E. H., Worsfold P.J.1988. Flow Injection AnalysisSecond edition[M]. Chichester, Wiley.

[13] 吴性良 朱万森. 2008. 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4] 朱明华,胡坪. 2008. 仪器分析(第4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苏克曼,张济新. 2005.仪器分析实验(2)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郭景文. 2004.现代仪器分析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7] 郁桂云, 钱晓蓉. 2015. 仪器分析实验教程[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8] 卢士香. 2017. 仪器分析实验[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