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通过为学生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衍生变迁的历史轨迹,内在特质及各学说、学派的相互关联。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对古代思想文化做现代性的把握,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感和批判意识,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着重讲述中国古代各主要思想学说、思想流派及思想家群体。尝试搭建学生与思想先进们的“时空对话”,使大家能在同情之理解的前提下认识和把握古代思想的衍生逻辑,并能对其加以审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还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化思维。特别是能够发掘某个学科、某门学问中的那些重大问题,并通过把握一系列概念,进而构建起一整套关于该学科的认知方式。
1.在时间与空间中理解文化
1.1 文化的时间性 1.2 文化的空间性
2.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中国传统文化研习中的问题意识
2.1 文化中人类的一般性问题 2.2 文化中人类的时代性问题
3.揣着问题与古人对话:中国传统文化研习方法
3.1 文本研究方法 3.2 比较研究方法 3.3 历史研究方法
4.作为整体性的“知识”:殷周时期的知识系统
4.1 殷商时期的知识与信仰 4.2 西周时期的知识与信仰
5.道术将为天下裂:东周时期的知识转移与进化
5.1 何谓“道术” 5.2 春秋战国时代的知识变迁
6.宗师仲尼:儒家的思想世界
6.1 何谓儒者 6.2 儒家信徒眼中的孔子
7.孝悌天下之本:孔子的运思逻辑
7.1 孝悌仁之本 7.2 从孝悌到秩序
8.人皆可成圣:孟子和他的性善论
8.1 孟子其人 8.2 成圣之道
9.从化性起伪到君师一体:荀子眼中的人性、道德及权力
9.1 化性起伪 9.2 君师一体
10.主仆之间:法家的治国方略
10.1 法家人性论 10.2 法家治国逻辑
11.绝圣弃智:道家的思想方式
11.1 作为思想学派的道家 11.2 道家思想特质
1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制度起源及其特征
12.1 封建制度 12.2 从血缘到等级结构
1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官僚制度的嬗变与社会流动
13.1 科举与文官制度 13.2 文官制度与社会流动
14. 云在青天水在瓶:佛家公案与本土化的佛学思维
14.1 佛学的进入与传播 14.2 从公案看中国化的佛学话语
15.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学世界
15.1 圣贤王阳明 15.2 知行合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世纪集团出版社 2001年版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82年版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