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小穴位 大健康》课程以经脉为主线,介绍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及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细讲解穴位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注意,所教穴位约80个。深入浅出,知识系统,操作详尽,突出学以致用。
快随我们从零基础开始穴位学习。走进《小穴位 大健康》,学中华医学精华,为健康保驾护航!
《小穴位 大健康》课程以经脉为主线,介绍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及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细讲解穴位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注意,所教穴位约80个。深入浅出,知识系统,操作详尽,突出学以致用。
快随我们从零基础开始穴位学习。走进《小穴位 大健康》,学中华医学精华,为健康保驾护航!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课程目标
1.掌握穴位的概念、穴位和经脉的关系,穴位分类、取法、特定穴分类,掌握约60-70个常用穴位的名称、代码、归经、定位、主治、操作注意等基础知识;
2.在人体上熟练找到约60-70个穴位,并具备使用这些穴位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能力;
3.培养治病强身要从微小做起、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医者仁心,所学知识照顾自己也帮助他人的素质。
课程特色
1、真人展示,身临其境熟知穴位定位
2、诊疗故事,鲜活事例讲解穴位应用
3、名师传授,临床科研结合实践教学
《小穴位 大健康》,真人模特展示穴位定位,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应用。课程以经脉为主线,介绍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同时,还专门介绍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细讲解穴位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注意,所教穴位大约80个。深入浅出,知识系统,操作详尽,突出学以致用。
小小穴位,联系大大健康。如果您想领略国学魅力,强健体魄,就随我们一起从零基础开始穴位学习。走进《小穴位 大健康》,学中华医学精华,为健康保驾护航!
授课目标
1.掌握穴位的概念、穴位和经脉的关系,穴位分类、取法、特定穴分类,掌握约80个常用穴位的名称、代码、归经、定位、主治、操作注意等基础知识;
2.在人体上熟练找到约60-70个穴位,并具备使用这些穴位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能力;
3.培养治病强身要从微小做起、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医者仁心,所学知识照顾自己也帮助他人的素质。
课程大纲
小穴位与您的大健康
1.1 穴位与康复保健概述
1.2 穴位定位方法(一)
1.3 穴位定位方法(二)
1.4 特定穴
1.5 学习穴位的方法
手太阴肺经及其常用穴位
2.1 十二经脉温故知新
2.2 手太阴肺经经脉概述
2.3 尺泽穴
2.4 列缺穴
2.5 少商穴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常用穴位
3.1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概述
3.2 合谷穴
3.3 曲池穴
3.4 肩髃穴
3.5 迎香穴
足阳明胃经及其常用穴位
4.1 足阳明胃经经脉概述
4.2 地仓穴
4.3 颊车穴
4.4 下关穴
4.5 天枢穴
4.6 足三里穴
4.7 丰隆穴
4.8 内庭穴
足太阴脾经及其常用穴位
5.1 足太阴脾经经脉概述
5.2 三阴交穴
5.3 阴陵泉穴
5.4 血海穴
手太阳小肠经及其常用穴位
7.1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概述
7.2 少泽穴
7.3 后溪穴
7.4 天宗穴
7.5 听宫穴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常用穴位
8.1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概述
8.2 睛明穴
8.3 风门穴
8.4 背俞穴
8.5 委中穴
8.6 承山穴
8.7 昆仑穴
8.8 申脉穴
8.9 至阴穴
足少阴肾经及其常用穴位
9.1 足少阴肾经经脉概述
9.2 涌泉穴
9.3 太溪穴
9.4 照海穴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常用穴位
10.1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概述
10.2 内关穴
10.3 劳宫穴
手少阳三焦经及其常用穴位
11.1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概述
11.2 外关穴
11.3 支沟穴
11.4 翳风穴
足少阳胆经及其常用穴位
12.1 足少阳胆经经脉概述
12.2 听会穴
12.3 风池穴
12.4 肩井穴
12.5 环跳穴
12.6 阳陵泉穴
12.7 悬钟穴
督脉及其常用穴位
14.1 奇经八脉温故知新及督脉经脉概述
14.2 命门穴
14.3 大椎穴
14.4 哑门穴 风府穴
14.5 百会穴
14.6 水沟穴
14.7 印堂穴
任脉及其常用穴位
15.1 任脉经脉概述
15.2 中极穴
15.3 关元穴 气海穴
15.4 神阙穴
15.5 中脘穴
15.6 膻中穴
常用经外奇穴
16.1 四神聪穴
16.2 太阳穴
16.3 夹脊穴
16.4 子宫穴
16.5 四缝穴
16.6 腰痛点穴
16.7 内膝眼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17.1 小儿推拿穴位概述
17.2 天门穴
17.3 腹穴
17.4 脊柱穴
17.5 天河水穴
17.6 板门穴
17.7 箕门穴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沈雪勇. 经络腧穴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贾春生,黄泳 编. 针灸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黄泳. 针灸经络穴位速记手册.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