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程主要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苍凉的审美特征,通过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多维解读,使学习者对张爱玲作品有较为完整而深入地了解,同时对张爱玲作品在历史上所遭遇“冷”与“热”的文学现象作出辩证的理解,以及运用文学理论、美学观点和当代审美眼光对张爱玲作品进行鉴赏、分析、评判,达到对张爱玲创作成就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多维解读,使学生对张爱玲作品有较为完整而深入地了解,同时对张爱玲作品在历史上所遭遇的“冷”与“热”的文学现象作出辩证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美学观点和当代审美眼光,对张爱玲作品进行鉴赏、分析、评判,达到对张爱玲创作成就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
要求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兴趣或者了解,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初步了解张爱玲没落贵族身世和爱情经历,就比较容易理解张爱玲文学作品审美特点。
初步知晓音乐、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表现手法,就比较容易理解张爱玲文学跨艺术的审美表现。
推荐教材:
1.刘锋杰.《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06.
2.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06.
参考书:
1. 陈子善.《记忆张爱玲》.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03月。
2. 刘川鄂.《张爱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03.10
3. 张爱玲.《张爱玲小说》.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02.
4. 张爱玲张看.张爱玲散文结集.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09.
5. 金宏达.《平视张爱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5.07.
6. 杨海成编著·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01.
7. 齐颖.《小团圆》与新一轮“张爱玲热”.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8. 彭放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01.
9. 邓如冰.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12.
1.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首先您要注册账号。
(2)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在PC端登陆我们的网页, 也可以选择下载我们的app,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学习。
(3)您一旦报名选择了课程,我们的课程主讲老师或课程团队会通过通知的形式给您发送课程有关的消息,请您及时查收。
2.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您可以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或者随时给老师发邮件,邮箱地址:670622824@qq.com
3.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4.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