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ICT),具体表现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怎么实现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呢?让我们进入《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来一探究竟吧!本课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与设计,可以帮助初学者实现“零基础”学习。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ICT),具体表现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怎么实现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呢?让我们进入《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来一探究竟吧!本课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与设计,可以帮助初学者实现“零基础”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当前,以5G、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广泛渗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课程适合初学者,可以实现“零基础”学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技术。能够对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五大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有全面的认知,能够掌握五大技术的发展史、初步理解相应关键技术、掌握相应技术的应用场景。
完成本课程可以参加华为认证初级工程师相关方向的考试,获得华为HCIA相关证书。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五大新一代典型ICT技术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初步学习和掌握五大技术的发展史、关键技术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五大技术一般应用的轮廓性认识,为学生今后在相关领域应用ICT技术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感知ICT技术
课程热身
1.1 什么是ICT技术?
1.2 ICT技术有哪些典型技术?
1.3 ICT技术有哪些应用?
本讲回顾
第一讲测验
第二讲 万众瞩目的5G
课程热身
2.1 5G的前世今生
2.2 5G的关键性能指标
2.3 5G的组网架构
2.4 5G的典型应用
本讲回顾
第二讲测验
第三讲 “弄潮儿”物联网
课程热身
3.1 什么是物联网?
3.2 物联网架构是什么样的?
3.3 物联网怎么实现的?
3.4 物联网有哪些应用?
本讲回顾
第三讲测验
第四讲 走进云时代
课程热身
4.1 云计算无处不在
4.2 云计算的身世之谜
4.3 云计算的亲密接触
4.5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本讲回顾
第四讲测验
第五讲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课程人身
5.1 大数据简介
5.2 新手上路
5.3 大数据的处理流程
5.4 大数据的朋友圈
5.5 大数据的应用与展望
本讲回顾
第五讲测验
第六讲 人工智能
课程热身
6.1 人工智能的定义
6.2 人工智能的实现
6.3 人工智能的应用
本讲回顾
第六讲测验
第七讲 融通ICT技术
7.1 ICT技术“朋友圈”—五大技术的关系
7.2 ICT技术综合应用案例
课程总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适合初学者,可以实现 “ 零基础 ” 学习。
证书要求
1. 课堂讨论(20%)。需在由老师发起的课堂讨论中回帖并评论他人的帖子。
2. 课堂测验(30%)。每周课程完成都有课后测验需要学员完成,题目形式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采取网上测评的形式。
3. 课后作业(30%)。作业的形式多样,采取同伴互评的形式。
4. 期末作业(20%)。题目形式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采取网上测评的形式。
最终分数达到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达到80 分及以上者为优秀。
参考资料
《信息素养通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者:王丹中等。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1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者:王丹中等。
常见问题
1.问:如何学习MOOC?
答: 要求学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教学内容学习,并按时完成在线讨论、模块测试、模块作业等任务。
2.问:如果发现有的文件无法正常打开怎么办?
答:如果发现有视频、课件等文件无法正常打开,可以尝试换个浏览器,如果仍然无法打开,请在讨论区留言。
3.问:.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答:如在学习中存在不理解或者有疑惑点,欢迎大家到课程讨论区进行讨论,课程平台将会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区域,教师团队也会参与其中。
4. 问:错过最后提交时间的测试、作业还能补交吗?
答:目前课程平台不能进行作业或测试的补交,还请各位学员及时完成作业,按时提交,以免影响课程最终的成绩。
5. 问:每周要花多长时间学习?
答:每周大约要花费3个小时完成在线课程内容的学习,希望在这里能够获得助力你实现梦想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