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为土木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与《水质工程学》、《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共同构成城市供排水系统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设计及其管网水力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为土木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与《水质工程学》、《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共同构成城市供排水系统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设计及其管网水力计算。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本专业就业领域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水力学、城市管网和水质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建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标准,并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确定建筑给排水各系统设计方案,分析解决建筑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学习基础是必须有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学、物理化学,以及水泵与水泵站、给水工程、污水处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必须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设计原理、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安装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以及绘制工程设计图。
授课目标
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建筑热水系统,小区给水排水工程、中水工程、雨水利用工程等系统基本知识,掌握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方案设计原则,掌握建筑给排水各系统方案确定的方法。(支撑毕业要求1.4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能够用于解决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2: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建筑给排水各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明确系统设计的关键点,合理有效设计的实施途径,掌握各系统设计步骤、水力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撑毕业要求2.2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与表达,并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3: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及案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程序,熟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与管理,了解特殊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支撑毕业要求6.1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标准,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对给排水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与判断)
课程大纲
建筑给水系统
课时目标:建筑给排水课程介绍;给水系统分类、组成、给水方式,给水水质防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知水、爱水、节水”,城市水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政内容。学习要求:掌握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给水方式;给水系统的布置和敷设原则和方法。
1.1给水 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2给水方式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4 给水水质防护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课时目标: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给水系统所需水量;给水设计秒流量;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增压和贮水设备;. 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知水、爱水、节水”,城市水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政内容。学习要求:掌握给水所需水压、水量的计算,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掌握增压设备的计算选型及贮水容积的确定。
2.1给水系统所需水压
2.2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2.3给水设计秒流量
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5增压和贮水设备
建筑消防系统
课时目标:消火栓给水系统组成和给水方式;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设备选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布置方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 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消防安全教育。
3.1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布置
3.2消火栓给 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布置
3.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
其他消防设施
课时目标: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其他固定灭火设施简介;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地下工程消防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 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消防安全教育。
4.1 水喷雾灭火系统
4.2 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及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
4.3 建筑消防之气体灭火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课时目标: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卫生器具、管材与附件;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规律;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掌握排水定额和排水设计秒流量;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
5.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5.2 卫生器具、管材与附件
5.3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规律
5.4 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
5.5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5.6排水定额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5.7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课时目标: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和组成。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气流动规律;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
6.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2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规律
6.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课时目标:热水供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热水供应系统的管材和附件;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的原则及相关规范标准。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2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
7.3热水供应 系统的管材和附件.
7.4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
7.5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内部热水 供应系统的计算
课时目标:热水用水定额;耗热量、热水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学习要求:掌握水质、水温及热水量定额的计算;热水量、耗热量、热媒耗量的计算;掌握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掌握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掌握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8.1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及水质
8.2耗热量、热水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
8.3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
8.4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饮水供应
课时目标:饮水供应系统管网设计及制备方法;饮水供应的水力计算;管道饮用净水供应管道敷设相关规范和标准;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
9.1饮水供应系统及制备方法.
9.2饮水供应的水力计算
9.3管道饮用净水供应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
课时目标:掌握居住小区雨水利用工程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10.1 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
10.2 居住小区雨水系统
建筑中水工程
课时目标:建筑中水系统;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学习要求:掌握建筑中水工程中中水处理工艺及中水系统设计及相关规范和标准;掌握雨水利用工程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11. 1 建筑中水系统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3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课时目标:游泳池和水上游乐场给水排水设计;水景工程给水排水。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学习要求:了解游泳池、水景给水排水设计。
12.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
12.2 水景工程给水排水.--瀑布,喷泉,绿地喷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
课时目标:建筑给排水设计程序和图纸要求;建筑给排水工程竣工验收;建筑给排水设备运行管理;融入合格的工程师自身修养思政教育,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融入节水节能理念。学习要求:掌握建筑给排水设计程序和图纸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验收和设备运行管理要求。
13.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
课时目标:初步掌握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法和技巧,熟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生需要具有水力学,结构力学,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相关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校内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在线视频学习×10%+在线测试×40%+在线作业×30%+课堂讨论×10%
社会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在线测试×30%+在线作业×30%++期末测试×30%+课堂讨论×10%
参考资料
1. 推荐教材:
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八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2
2.主要参考书: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1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