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第1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3日 ~ 2025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4
进行至第8周,共22周 已有 121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18)
spContent=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核心任务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等危急情况时,快速地隔离故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课程以实际工作所需专业理论与应用技术为着眼点,由浅入深,力图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体系。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历史积淀深厚,行业影响深远。2020年11月,本课程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称号。2021年,本课程荣获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 学习本课程,将有助我们高效掌握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我们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水平、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我们未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中,老师还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究继电保护所蕴含的科学哲理,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素养的同步提高! 让我们走进继电保护的世界,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核心任务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等危急情况时,快速地隔离故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课程以实际工作所需专业理论与应用技术为着眼点,由浅入深,力图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体系。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历史积淀深厚,行业影响深远。2020年11月,本课程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称号。2021年,本课程荣获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 学习本课程,将有助我们高效掌握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我们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水平、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我们未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中,老师还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究继电保护所蕴含的科学哲理,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素养的同步提高! 让我们走进继电保护的世界,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为什么我要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直接与电力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

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在所有的供电公司、发电厂、大型厂矿企业都设有专门的继电保护工种,现场紧缺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继电保护与电力系统的故障及故障处置密切相关,所有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的专业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继电保护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讲什么?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继电保护基本概念、故障分析与录波图识读、继电保护相关二次回路、微机型保护装置、输配电线路保护原理与应用、主设备保护原理与应用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部分。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程技术的历史传承与最新发展,理解继电保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掌握主要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

能够借助现代化工具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并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求解;2)能够对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及调试检修要点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工作方案;3)能够根据规程规范,制订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3)素质目标

1)能够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评价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树立工程服务于社会的意识;2)能够理解继电保护新技术成果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树立解决难题的创新理念。3)在实验过程中具有主动劳动、安全生产、团队协从的意识和行为,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5)能够体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成就来之不易且任重道远,激发无私奉献报国意识。

 

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我将会有什么收获?

 主要收获:1)获得一定工程知识。本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主要考虑将继电保护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调试检修、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描述和解释;2)掌握一定分析问题能力。能够应用工程知识并借助文献、工具等对电力系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求解。分析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并通过理论研究、仿真软件、虚拟仿真等手段来分析继电保护在复杂工程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3)掌握基本设计开发能力。能够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装置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电力工程继电保护设计与配置,并能够整定计算,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提供支撑。4)学会简单的工程应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制定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获得有效结论。5)了解工程与社会。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的安全法规,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特色与亮点?

 课程特色:1)继电保护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相互融合的特色;2)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鲜明新技术特征及工程应用特色;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先进实用、互动性强的特色;4)重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系列化教材专业特色;5)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特色;5)校企共赢、共同参与、服务行业的产教融合特色。

亮点:1)坚持需求导向,创两性一度。本课程所采用的系列教材是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并配套有结合继电保护工程应用案例的新型视频教学课件,使得继电保护知识不再抽象难懂。教学内容既立足于传统的继电保护原理,又与新技术紧密接轨,应用水平高。2)产教融合,突出工程能力应用培养。通过课程实验及相关实践环节,行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调试、新型继电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智能配电终端综合设计与训练等实践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职业潜能,促进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意识创新的协调发展。

 

授课目标


本课程力图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深入行业实际,了解工程与社会、树立时代使命感,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树立“服务于社会,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文化系统、政治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正确价值观,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素养与正确的价值观同步落实的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以下5个子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保护对象,详细地描述与解释各类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构成、原理及动作行为。同时,能够电力系统故障处理及状态修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检修、电力系统设备故障及异常原因及分析处理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课程目标2:能够对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所所获得的电气量值进行求解。能够借助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说明书进行继电保护动作值的整定计算。能够对于超高压线路、大型变压器等相关继电保护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求解。

课程目标3. 能够对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条件下,相应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的正确性进行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及调试检修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4: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规范,对于配电线路、输电线路、主变压器相关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动作条件制订相应的实验方案。能够对实验中所获取的数据加以分析和解释。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主动劳动、安全生产、一丝不苟、团队协从的意识和行为,能够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加以有效应对。

课程目标5:能够针对被保护对象(如某条输电线路、某台变压器等)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评价典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方案对于社会的影响。能够理解继电保护的新技术成果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树立解决难题的创新理念。能够理解规范地而细致的工作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挥作用的坚实基础,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能够体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成就来之不易且任重道远,激发无私奉献报国意识。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合理利用您在本次课前已掌握的系统、社会、故障、短路、稳定、熔丝、熔断、外科医生、大脑、眼睛、手脚、卫士、传递、继续、初心、使命等知识点,建立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总体认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继电保护?它的任务是什么?它是如何 工作的?它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称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核心任务即初心与使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够识读馈线保护示意图与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示意图中的主要要图形与文字符号。能够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概念。能够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大脑、眼睛、手脚分别指什么。能够树立治于未乱的哲学理念。
本章节分两讲,每讲2个学时,共4个学时
第一讲 继电保护初步认识
1.1 继电保护的任务;
1.2 一条馈线的继电保护
1.3 装置与二次回路;
1.4 继电保护的初心;
第二讲 设计准则与保护范围
2.1 继电保护的四性
2.2 保护区域的划分
基础知识
课时目标:合理利用我们在本次课前已掌握的电力系统分析知识及继电知识,掌握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总体方法,教会学生典型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及录波图的识读方法。介绍电压互感器变比、接线的与继电保护的关系,建立三倍零序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与中性点接地方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掌握标幺值、等值阻抗、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掌握电压互感器接线的概念及变比计算方法;能够识读典型故障灵波图。
本章节分两讲,每讲2个学时,共4个学时
第一讲 故障分析基础
1.1 标幺值与阻抗网络化简;
1.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3 录波图电流部分的识读;
1.4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参数与接线
1.5 故障分析之三倍零序电压特点、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电压与中性点接地方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1.6 录波图电压部分的识读
第二讲 互感器、控制回路与微机保护
2.1 电流互感器变比与接线;
2.2 电流互感器饱和及接线错误;
2.3 二次系统空间概念
2.4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
2.5 微机保护的硬件;
2.6 微机保护的软件。
配电线路保护
课时目标:突出配电线路为“末”的概念,对于末端线路的继电保护首先要服从大局,这样才能实现保护系统的“标本兼治”。建立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整体概念,说明在配电系统中阶段式电流保护是如何反应故障并切除故障,并满足保护四性要求。强化主保护的概念,建立保护因电流增加而启动并在满足动作时间条件时才真正出口跳闸的概念,掌握该种保护的主要特性及应用场景。说明在配电系统中如果出现双侧电源时,保护所遇到的难题及主要解决思路。说明方向元件所遇到的难题及主要解决思路。理解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与继电保护的关系。
本章节共五讲,理论课时为四讲,每讲2个学时,共8个学时,第五讲为实验,2学时。
第一讲 I段II段与III段
1.1 单侧电源配电网相间故障特点与保护关系
1.2 电流I段原理
1.3 电流II段原理
1.4 电流III段原理
1.5 阶段式电流保护案例
第二讲 接线方式、反时限、方向电流
2.1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2.2 接线方案案例分析
2.3 保护应用举例
2.4 保护四性比较
2.5 反时限电流保护简介
2.6 方向电流保护的引入及基本原理
第三讲 方向元件、小接地电流系统零序电流保护
3.1 方向元件的接线方式
3.2 方向元件特性分析
3.3 方向元件按相启动与方向电流保护逻辑
3.4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3.5 绝缘监察装置基本原理
第四讲 电流保护案例分析
4.1 电流I段整定案例
4.2 电流II段整定案例
4.3 电流III段整定案例
4.4 方向元件整定案例
4.5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案例
第五讲 实验
5.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认知电流I段原理
5.2 观察继电器的内部构造及动作情况
5.3 电磁型电流、时间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5.4 阶段式电流保护实验
输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
课时目标:建立高压输电线路(110kV线路)保护的整体概念,掌握该种保护的主要特性及应用场景。强化零序电流保护知识,将配电线路的方向电流保护与零序方向电流保护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建立起阶段式电流量保护的概念,方向元件的概念。通过工程实用案例分析,展现该保护的实际工程应用方法。
本章节分两讲,每讲2个学时,共4个学时
第一讲 接地、零序与保护
1.1 零序电气量分布特征
1.2 零序电气量的获得
1.3 零序电流保护I、II段原理
1.4 零序电流保护III段原理
1.5 零序电流保护简单整定案例
第二讲 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2.1 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2.2 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与缺点
2.3 零序电流分支系数的求法
2.4 110kV零序电流保护整定案例
2.5 影响零序电流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课时目标:掌握距离保护基本原理、特点;掌握阻抗元件动作特性通用分析方法;理解不同的特性将对保护不动作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掌握传统阻抗圆特性的表示法;理解整定阻抗,极化阻抗,测量阻抗、补偿阻抗等概念。了解阻抗元件的接线方式,掌握正序极化量阻抗元件动作特性的优点及应用方法,理解振荡对于阻抗测量的影响,掌握区别振荡与故障的方法。理解过渡电阻对于阻抗的影响,掌握相应对策;理解电压互感器断线的影响,掌握相应对策。理解影响阻抗元件正确动作的因素及对策;掌握距离保护简要整定方法。掌握对于距离保护的评价。掌握阻抗继电器的基本特性实验方法。
本章节共四讲,理论课时为三讲,每讲2个学时,共6个学时,第四讲为实验,4学时。
第一讲 基本原理
1.1 距离保护基本原理
1.2 距离保护组成
1.3 三段式距离保护简要整定方法
1.4 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1.5 阻抗圆特性表示方法
第二讲 阻抗元件特性
2.1 阻抗元件的特性表示
2.2 阻抗元件的通用特性
2.3 传统阻抗元件的特性
2.4 直线与四边形特性影
第三讲 距离保护工程应用
3.1 正序极化量阻抗元件
3.2 振荡时电气量变化特征
3.3 振荡闭锁方法
3.4 过渡电阻影响分析与对策
3.5 电压互感器影响分析与对策
第四讲 实验
4.1 阻抗元件(继电器)硬件介绍
4.2 阻抗元件动作特性测试方法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与电网继电保护整定专题
课时目标:掌握全线速动的概念;理解线路纵联保护原理、特点、分类及通道简介;掌握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及纵联方向保护工作原理及动作特性分析方法;了解工频变化量原理及纵联保护中的应用;了解数据同步简介; 掌握输电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及常用系数;通过案例强化配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实用整定、阶段式距离保护的整定、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
本章节共四讲,每讲2个学时,共8个学时。
第一讲 纵联保护
1.1 纵联保护的定义与分类
1.2 双端测量电流差动及方向纵联基本原理
1.3 纵联保护通道
1.4 电流纵差动保护动作特性
1.5 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
第二讲 工频变化量保护
2.1 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动作特性分析
2.2 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分析
2.3 影响纵联保护正确动作因素分析
第三讲 实用整定方法
3.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3.2 阶段式距离保护、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
3.3 分支系数与灵敏系数的讨论
3.4 本线路与相邻线路保护的配合关系讨论
第四讲 整定案例分析
4.1 配电线路电流保护与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整定原则
4.2 输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整定案例练习与讲解
4.3 接地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讨论
4.4 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变压器保护
课时目标:建立元件保护的基本概念。掌握变压器保护分类及电气量的获得方法;理解变压器故障特点,掌握变压器保护基本配置;能够分析相位补偿与数值补偿方法。掌握纵联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制动电流等概念。理解励磁涌流产生原因,掌握励磁涌流特点及对策。掌握比率制动式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变压器普通过电流保护与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动作机理、掌握普通过电流保护与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方法。理解电压量的取值方法及整定原则。掌握瓦斯保护的分类与动作机理。理解大型变压器相量后备保护配置及方向元件设置方法。理解过励磁保护判据。了解实际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整定计算方法。
本章节共五讲,理论课时为四讲,每讲2个学时,共8个学时,第五讲为实验,2学时。
第一讲 变压器保护概述
1.1 变压器故障特点及保护配置方法
1.2 变压器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1.3 相位补偿与数值补偿
1.4 励磁涌流分析与对策
第二讲 纵联差动保护的比率制动特性
2.1 不平衡电流基本概念
2.2 比率制动特性分析
2.3 比率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的整定方法
2.4 比率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的整定案例
第三讲 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3.1 变压器普通过电流保护
3.2 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
3.3 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的方向元件
3.4 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基本概念的整定案例讲解
第四讲 变压器接地短路后备保护
4.1 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
4.2 变压器零序电压保护
4.3 变压器间隙零序保护
4.4 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案例分析讲解
4.5 变压器过励磁保护
第五讲(实验)
5.1 变压器差动继电器构成原理
5.2 变压器差动保护特性实验
发电机保护
课时目标:了解发电机故障特点及保护配置方案;掌握发电机的纵联差动保护原理及整定方法,理解发电机纵差与变压器纵差的区别;掌握匝间短路保护的基本原理,理解专用TV的作用,理解负序功率方向闭锁的作用。掌握100%定子接地保护的构成与基本原理;掌握对称过负荷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反时限对称过负荷保护整定方法;了解不对称过负荷保护、转子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理解发电机失步与失磁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特点;掌握失磁保护与失步保护判据;理解发电机异常运行时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失磁保护与失步保护的简要整定方法。
本章节共三讲,每讲2个学时,共6个学时。
第一讲 概述、纵差、匝间
1.1 发电机故障与不正常状态及保护配置方案
1.2 发电机完全纵差保护原理
1.3 发电机纵差保护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1.4 匝间短路保护
第二讲 定子接地、转子接地、过电流
2.1 100%定子接地保护的构成与基本原理
2.2 转子接地保护基本原理
2.3 发电机过负荷(过电流)
2.4 发电机过负荷保护整定案例
第三讲 失磁保护与失步保护
3.1 失磁的危害与保护动作行为
3.2 失磁保护的基本原理
3.3 失步的危害与保护动作行为
3.4 失步保护的基本原理
母线保护
课时目标:掌握母线保护基本原理;理解不同电压等级母线保护动作行为;能够比较变压器、发电机、母线差动保护的异同并掌握简要的整定方法。了解断路器失灵保护、母线死区保护及母线充电保护基本原理,掌握数字式母线保护的功能组成及动作行为。能够结合具体母线接线,说明上述保护反应故障的过程。
本章节分两讲,每讲2个学时,共4个学时
第一讲 差动保护
1.1 母线故障的特点与母线保护
1.2 母线纵差保护基本原理
1.3 复式比率制动原理
1.4 母线保护装置与特殊问题
第二讲失灵保护
2.1 母线失灵保护基本原理
2.2 母线死区保护基本原理
2.3 母线充电保护基本原理
2.4 母线保护不正确动作案例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时目标:了解数字化变电站特点、三层两网的基本概念;简要了解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统一潮流控制器继电保护简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本章节仅为一讲,2个学时
1.1 数字化变电站三层两网
1.2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
1.3 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1.4 统一潮流控制器继电保护
1.5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选讲)
课时目标:掌握电网常用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原理与动作逻辑,理解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的关系,理解自动重合闸装置对于电网对暂态稳定的贡献。(注:考虑到部分高校开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课程,本课程提供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相关课件内容供选择使用)
本章节建议授课时长为4~8个学时
1.1 重合闸的分类与要求
1.2 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
1.3 输电线路综合重合闸
1.4 重合闸相关问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学、电机学、电力系统。

参考资料


[1] 迈耶,牛勇,邱香. 多媒体学习[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国家能源局,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38755-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3] 贺家李,宋从矩.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增订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 J Lewis Blackburn, Thomas J Domin.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继电保护研究所,. 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5] 薛峰. 怎样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图[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6] Phadke A G, Thorpe J S.高翔,.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7] 李宏任. 实用继电保护[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 江苏省电力公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现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9] 洪佩孙,李九虎.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0] 国家能源局. DL/T 584-201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11] 国家能源局. DL/T 684-2012,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12] 国家电网公司. Q-GDW 422-2010, 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13]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IEEE C37.91, IEEE Guide for Protecting Power Transformers[S]. 2008.

[14] 李斌,隆贤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5] 许正亚.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6] 林治.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原理与现场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17]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18] 韩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理论课所用教材?

A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韩 笑 主 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22 年。

注意不要购买盗版!!购买盗版书也没法看随书课件及视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韩 笑 主 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

注意2024年第11次印刷的为最新版本。

Q : 本课程实验课所用教材?

A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 韩 笑 主 编, 水利水电 出版社, 2008 年。

Q : 本课程课程设计课所用教材?

A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设计与训练》,韩 笑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年。

Q : 本课程有配套PPT么?

A : 有的,已上传本网站,网站中还有大量的习题、试题。

Q : 学习继电保护,为什么要先学故障分析?

A : 如果把继电保护比作”外科医生“,那故障分析就是诊断手段。


Q : 没学过先修课程,可以直接学习继电保护么?

A : 也可以学的,只是很困难。


Q : 教学内容中为什么还设置有《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这一章?

A :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关系紧密,本章供参考,部分学校需要。


Q : 不具备实验条件,可以学习本课程么?

A : 可以的,实验视频介绍得很详细,现场感很强。









显示全部
南京工程学院
8 位授课老师
韩笑(教师)

韩笑(教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东野

李东野

讲师

隆贤林

隆贤林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