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工程力学是材料加工、机械电子、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焊接工程、包装工程等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工程力学是材料加工、机械电子、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焊接工程、包装工程等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熟练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熟练地解决工程中的静力平衡问题;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能够熟练地应用静强度理论解决工程设计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刚度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同时为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授课目标
1.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熟悉工程中的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力特点,能够熟练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了解各种力系的特点,掌握不同力系的简化(合成)及其平衡规律,能熟练地解决工程中的静力平衡问题。
2. 能够熟练地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的内力,绘制杆件的内力图;掌握杆件在四种基本变形下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解决杆件在四种基本变形下的强度问题;能够熟练解决弯拉、弯压杆件组合变形的强度问题。
3. 掌握杆件在拉伸(压缩)、扭转时的变形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解决杆件在拉伸(压缩)、扭转时的刚度问题。了解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参量及其测试方法;具有将杆类零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
4. 理解压杆稳定概念,会计算压杆的临界力、临界应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安全因数法进行压杆的稳定计算。
5. 能够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第三章 力矩、力偶与平面力偶系
第一节 力对点的矩
第二节 力偶与力偶矩
第三节 平面力偶系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一节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第二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三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八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轴力与轴力图
第三节 拉(压)杆的应力
第四节 拉(压)杆的变形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七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第八节 应力集中概念
第九节 简单拉伸(压缩)超静定问题
第九章 剪切与挤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剪切的实用计算
第三节 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四节 工程实例
第十章 扭转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扭矩与扭矩图
第三节 扭转圆轴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扭转圆轴的强度计算
第五节 扭转圆轴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第十一章 弯曲内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梁的支座反力
第三节 剪力与弯矩
第四节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第五节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 弯曲应力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 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三节 弯曲正应力
第四节 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第五节 弯曲切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第六节 梁的合理强度设计
第十六章 压杆稳定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第三节 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
第四节 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
第五节 压杆的稳定计算•安全因数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教材:《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王永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力学实验指导书(修订版)》,校内讲义,2014
2)主要参考书:《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王永廉主编,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4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