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信息技术教学法
第1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
进行至第8周,共18周 已有 189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所用教材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教材编写遵循“能力本位,知行并举”的理念,得到全国几十所高校教师的认同,并被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本课程也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内容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丰富的来自信息技术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指导,满足学习者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需求。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教材编写遵循“能力本位,知行并举”的理念,得到全国几十所高校教师的认同,并被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本课程也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内容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丰富的来自信息技术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指导,满足学习者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需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信息技术教学法》是针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为适应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进行设计。该课程不仅可以综合运用和提高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也是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见习、实习的必备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特建设在线课程。在线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基于课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及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等模块。其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基于课型的教学是学习的重点。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者能开展具体的教学设计,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本课程面向高校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师范以及相关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学习,也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

 

授课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2.培养运用基本教学原理与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施与教学研究等能力;

3.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的意识,形成将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倾向。

 

课程大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2.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课程的国际比较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
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2.教材建设现状及分析
3.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课堂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讲练法
3.任务驱动教学法
4.项目学习
5.探究教学法
理论课的教学
1.基础性内容教学
2.原理性内容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内容教学
实验课和作品制作课的教学
1.实验课教学
2.作品制作课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前置评价
2.过程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信息技术教师发展-上
1.备课
2.公开课
3.讲座
信息技术教师发展-下
1.说课
2.课题研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兴趣的学习者都可以参与,如果具备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学习基础更佳。

参考资料


教材: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二版),李艺、朱彩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


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李艺、李冬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任友群、黄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2022年版)》,黄荣怀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5.《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信息科技,李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6.《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信息科技》,李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7.《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实证案例》,王蕾编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

8.《编程江湖——Python篇(青少年版)》,王爱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9.《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Tim Bell等主编,孙俊峰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张义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苗逢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学会教学》,(美)理查德·I·阿兰兹主编,丛立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现代课程论》,钟启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1. 本课程部分案例来自已发表的文献或一线教师提供,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朱彩兰

朱彩兰

副教授

叶晓玲

叶晓玲

教授

刘向永

刘向永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