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或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被列为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如: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以无线通信系统为载体,介绍通信系统中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在通信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将是学生对无线通信中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功能模块的电路组成、基本原理、硬件设计、性能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对高频电子线路的非线性特征和分析方法有较好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之一,其特征是实践性较强,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既学到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北京交通大学具有优良传统的课程,课程开设时间已四十多年,第一版教材“模拟集成电路系统”于1991年出版,目前第三版即将出版。
课程负责人路勇一直承担《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工作,被评为北京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全国“宝钢优秀教育奖”——优秀教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最敬爱的老师”;主编“电子电路实验与仿真”获第一批“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的“模拟集成电路基础”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多年来在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课程MOOC建设将继续继承和发扬本课程已有的优良传统,并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
本课程MOOC建设特点是,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公式的演算与推导的方法,注重设计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的讲解,更加强调知识体系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从公式推导与演算中解放出来,用宏观视角看待具体问题,重点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本MOOC课程以问题为主线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力图使MOOC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不影响到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实时学习效果检测;视频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强调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
本课程在北京交通大学开设32学时,力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信息化时代的最新要求!
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目标:
1. 掌握通信系统的构成,以及通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以及分析与电路实现方法。通过对通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集成组件设计通信系统。并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介绍
1.2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1.3 通信系统举例
1.4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第二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概述
2.2 LC调谐回路基本原理
2.3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2.4 阻抗变换电路
2.5 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典型电路及等效电路
2.6 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性能分析
2.7 同步调谐放大器
2.8 参差调谐放大器
2.9 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2.10 集成调谐放大器
2.11 集中选择滤波器
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功率放大器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概述
3.2 高频窄带功率放大器工作特点
3.3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原理
3.4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1)
3.5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2)
3.6 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3.7 功率放大器的谐振电阻影响
3.8 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
第三章测验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振荡器
4.1 正弦振荡器的概述
4.2 正弦振荡器的构成
4.3 正弦振荡器的构成原理
4.4 反馈振荡器的条件
4.5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6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4.7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8 石英晶体振荡器
4.9 泛音晶体振荡器
4.10 压控振荡器
4.11 集成振荡器
4.12 RC振荡器
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5.1 振幅调制的基本原理
5.2 AM波形的特点
5.3 AM波频谱特点和功率
5.4 DSB调制和SSB调制
5.5 模拟乘法器原理
5.6 低电平调幅电路
5.7 振幅检波的基本原理
5.8 乘积检波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测验
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6.1 调角波的性质
6.2 调角波的频谱
6.3 调角波和调幅波比较
6.4 调频方法及电路
6.5 限幅器及电路
6.6 鉴频器原理与电路
第六章测验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混频
7.1 混频概述
7.2 混频电路
7.3 混频干扰
7.4 变频器
第七章作业
第七章测验
第八章 反馈控制系统
8.1 反馈控制系统概述
8.2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概述
8.3 自动增益控制的实现
8.4 自动相位控制
8.5 锁相环应用
第八章测验
第八章作业
全书总结
1. 全书总结 第一章-第二章
2. 全书总结 第三章-第八章
研究型教学学生研讨课
研究型教学学生研讨课
通信电子线路电子电路分析基础的先修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介绍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将基本的电子器件、电子电路构成、分析、设计技术应用于低频线性电路或准线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信号与系统提供时域和频域信号变换的知识和技术。在先修课程的支持下,本课程将电子电路从低频扩展到高频,从线性扩展到非线性,把电路的分析计算聚焦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系统。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冯民昌.模拟集成电路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
[2]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 路勇.电子电路实验及仿真(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路勇.模拟集成电路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5] 冯民昌. 电子电路习题及机辅分析题解题指导.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6] 路勇.电子电路实验及仿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无线应用射频与微波电路设计(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