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9月17日 ~ 2023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96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6)
spContent=法理学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想要一窥法学究竟的非法科学生了解法律和获取法学知识的第一站。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的法理学课程,本课程的特色是从人的行动决策以及法律与人之行动的博弈关系出发来理解法之“理”。虽然课程的总体框架还是传统的,即法理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运行以及法的作用与价值,但在具体内容的讲授中却引入了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适合对社科法学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法理学如何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的法科学生以及对法律如何影响人们行为感兴趣的普通人。——课程团队
法理学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想要一窥法学究竟的非法科学生了解法律和获取法学知识的第一站。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的法理学课程,本课程的特色是从人的行动决策以及法律与人之行动的博弈关系出发来理解法之“理”。虽然课程的总体框架还是传统的,即法理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运行以及法的作用与价值,但在具体内容的讲授中却引入了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适合对社科法学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法理学如何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的法科学生以及对法律如何影响人们行为感兴趣的普通人。——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法理学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想要一窥法学究竟的非法科学生了解法律和获取法学知识的第一站。但是,如果说法理学是研究法律以及与法律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最基本、最一般也最理论化的学问,面对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不同时代的睿智学者为我们生产的视角不同、方法各异的诸多法学理论,我们该如何取舍?有没有一种研究法律的统一方法论?

    具体而论,法理学是法哲学吗?或者仅是分析哲学的法学应用?法理学只需要研究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实在法吗?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之间复杂纠结的各种关联?虽然大家都说法律现象千变万化,而法之“理”却是恒久不变的,但我们需要追问,什么意义上的法“之”理才是恒久不变的?
    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的法理学课程,本课程的特色是从人的行动决策以及法律与人之行动的博弈关系出发来理解法之“理”。虽然课程的总体框架还是传统的,即法理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运行以及法的作用与价值,但在具体内容的讲授中却引入了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算是一种“旧瓶装新酒”。
    最后,法律及其相关现象纷繁复杂,没有绝对的真理,也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方法论。不同研究旨趣的学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偏好选择不同的方法论。而本课程讲授的法理学是一种社科法理学,适合对社科法学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法理学如何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的法科学生以及对法律如何影响人们行为感兴趣的普通人。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1、多维度地理解法律的多个面向,并认识到普遍、明确、统一的“规则之治”只能出现在现代工商社会;2、学习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的研究角度差异,以一种动态的制度变迁和演化视角,理解法律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第一讲 法律的四个维度
第二讲 何谓法治?为何法治出现在现代工商社会?
第三讲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四讲 法律的起源、变迁和发展
法的本体
课时目标:本章将目光集中在正式生效的成文国家立法,同学们需要1、学习构建这一法律大厦的三大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2、了解法律的不同分类标准以及由这些不同类别的法律构建的法体系;3、学习最基础、最具一般性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能够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分析法律案件;4、学习法律权利、法律职权和法律义务的概念,明白权利从哪里来又受何限制,掌握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五讲 法律的概念和要素
第六讲 法律的渊源、分类和体系
第七讲 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
第八讲 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法的运行
课时目标:本章关注正式生效的国家立法如何制定、如何适用,同学们需要学习如何以一种理性选择、博弈论的行为理论视角,去了解如何科学立法,这一抽象的规则体系又如何被法官适用于具体案件的审判
第九讲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第十讲 法律方法
第十一讲 正当程序和程序正义
法的作用和价值
课时目标:该章关注法律如何实现其预期的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以及法律的形式价值和目的价值为何以及如何实现
第十二讲 法律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第十三讲 法律的形式价值和目的价值
第十四讲 公正与效率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道格拉斯 G.拜尔等:《法律的博弈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4年版;

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




南京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艾佳慧

艾佳慧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39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