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视觉人文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2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5周 已有 166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6)
spContent=《视觉人文》作为南大美育核心通识课之一,旨在通过以绘画、雕塑为代表的中外美术史知识及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视觉艺术维度提升自身的审美智识和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其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应有的文化胸襟,以此达成新时代人才培养“始于知识,终于审美”的教育教学目标。
《视觉人文》作为南大美育核心通识课之一,旨在通过以绘画、雕塑为代表的中外美术史知识及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视觉艺术维度提升自身的审美智识和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其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应有的文化胸襟,以此达成新时代人才培养“始于知识,终于审美”的教育教学目标。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视觉人文》是南京大学美育核心课程“艺术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为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公共艺术类)(培育)。其中,网上慕课内容作为独立课程,为江苏省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共包括四个单元,以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为参照,借助形式论、再现论、表现论、体制论四个彼此关联的理论视野,分别从视觉艺术“是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如何是”四个基本问题入手,促使学生通过“感知力的唤起”“创造力的培育”“共情力的滋养”和“理解力的锻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人文素养。

授课目标

《视觉人文》作为南大美育核心通识课之一,旨在通过以绘画、雕塑为代表的中外美术史知识及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视觉艺术维度提升自身的审美智识和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其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应有的文化胸襟,以此达成新时代美育工程“始于知识,终于审美”的教育教学目标。

课程大纲
感知力的唤起:视觉艺术“是什么”
课时目标:本讲以“形式论”为理论基础,重点从艺术品本身出发,递进探讨视觉艺术“是什么”的问题,藉此“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提升感知现实世界的能力。
1.1 形色的魅力。了解视觉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等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背后的视觉意义。
1.2 构图的奥秘。了解视觉艺术作品的结构安排和总体效果及其背后的形式原则。
1.3 语图的深渊。在语-图互涉视野中,了解视觉艺术的媒介属性以及与其他艺术媒介的复杂关系。
1.4 图像的逻辑。借助图像学和符号学视角,帮助学生了解视觉形象的主题结构和意义系统。
创造力的培育:视觉艺术“如何做”
课时目标:本讲以“再现论”为理论基础,重点从艺术家通过视觉形象的塑造来再现现实世界这一角度入手,递进探讨视觉艺术“如何做”的问题,藉此“培育”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1 创造的力量:艺术家何以引领时代?
2.2 透视的法则:观念如何形塑艺术家的创造力?
2.3 视觉的革命:时代因素如何影响艺术创新?
2.4 另类的形象:艺术史的多元形象谱系何以可能?
共情力的滋养:视觉艺术“为什么”
课时目标:本讲以“表现论”为理论基础,重点从艺术品的精神属性出发,递进探讨视觉艺术“为什么”的问题,藉此“滋养”学生的审美共情力,帮助学生体验艺术在情感传递、观念表达维度的特殊作用。
3.1 表现教化的力量
3.2 表现个体的意志
3.3 表现主观的情感
3.4 表现有趣的灵魂
理解力的锻造:视觉艺术“如何是”
课时目标:本讲以“体制论”为理论基础,重点从影响视觉艺术实践及其理论反思的制度环境入手,递进探讨视觉艺术“如何是”的问题,藉此“锻造”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视觉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动因,进而提升其对于生活世界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辩证综合意识。
4.1 艺术史终结了吗?——艺术何以获得其身份的知识系统
4.2 艺术知识系统如何能形成并被接受?——理解力锻造对社会语境及其内在逻辑的需要
4.3 视觉艺术如何对待市场?
4.4 视觉人文关切下理解力锻造的优势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对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艺术家和经典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对中外美术发展史上的核心理论与美学观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3、对不同视觉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等)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有一定程度 的了解。

参考资料

1.E. H.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杨成凯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2.H. W. 詹森、J. E.戴维斯等:《詹森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3.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艺术与观念》,宋协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6.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F. 大卫•马丁、李•A. 雅各布斯:《艺术中的人文精神(第8版)》,缑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任博德:《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徐德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南京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李健

李健

教授

殷曼楟

殷曼楟

教授

杨秀娟

杨秀娟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中国书法

任德山

92120人参加

走近摄影

黎大志

60971人参加

中国书法创作实践

丘新巧

28042人参加

交互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

王巍

19998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