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为法学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行政法是规范、监督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法,随着现代行政管理领域的延伸,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行政法学作为研究行政法的科学,其目标和实质是规范行政权力的依法行使,构建法治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故而是我国法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为法学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行政法是规范、监督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法,随着现代行政管理领域的延伸,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行政法学作为研究行政法的科学,其目标和实质是规范行政权力的依法行使,构建法治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故而是我国法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可以概括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如行政的概念,行政法的概念、特点、调整对象、法源、基本原则等。第二部分为主体论,主要阐述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非政府组织、公务员等。第三部分为行为论,主要阐述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并分别阐述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法律行为以及行政程序。第四部分为责任与救济论,即行政主体实施上述行为违法或侵权,如何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实现对行政相对人救济的法律制度。
授课目标
通过行政法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我国行政法相关制度。并能够将行政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行政执法、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行政法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行政法概述
课时目标: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和渊源
1.1 行政
1.2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1.3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1.4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原理与实务
2.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2.2 合法行政原则
2.3 合理行政原则
2.4 程序正当原则
2.5 诚实守信原则
2.6 监督与救济原则
2.7 高效便民原则
行政主体
课时目标:理解行政主体概念及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和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3.1 行政主体概述
3.2 行政机关概述
3.3 中央行政机关
3.4 地方行政机关
3.5 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上)
3.6 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下)
公务员制度
课时目标:了解公务员制度的历史与我国公务员制度
4.1 公务员概述
4.2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4.3 公务员录用与任职制度
4.4 公务员管理制度
4.5 公务员退出机制
行政行为基本理论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与实际运用
5.1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5.2 行政行为的分类
5.3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效力
5.4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5.5 行政行为的无效与行政行为的撤销
行政立法与行政规范性文件
课时目标:理解行政立法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程序与差异等。
行政处罚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处罚制度原理与实务
7.1 行政处罚概述
7.2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7.3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
7.4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7.5 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行政强制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强制制度原理与实务
8.1 行政强制概述
8.2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8.3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8.4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行政许可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许可制度原理与实务
9.1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
9.2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9.3 行政许可的事项及其设定
9.4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9.5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行政复议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复议制度原理与实务
12.1 行政复议概述
12.2 行政复议范围
12.3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12.4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12.5 行政复议的审理
12.6 行政复议的决定
行政赔偿
课时目标:掌握行政赔偿制度原理与实务
13.1 行政赔偿概述
13.2 行政赔偿范围
13.3 行政赔偿程序
13.4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费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百分制计分,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50%、单元测验及课堂讨论占30%、线下实验考核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