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自建校近70年以来,在学术带头人夏桂成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创新,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成为全国重点学科。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本课程根据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为纲,涉及理论、临床和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妇科检查与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计划生育等内容。
通过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妇科学理论及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培养学生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与辨证论治的能力,强化学生中医的思维方法。
课程思政导论--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苦学中医做一位妇产科良医》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苦学中医做一位妇产科良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三节 中医妇科学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诊断概要
第一节 妇科疾病常见病因 第二节 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第三节 妇科疾病的诊法 第四节 妇科疾病的辨证方法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 急证治疗
第五章 预防与保健(自学)
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绝经前后期保健
第六章 月经病——第一节月经不调
1.1.月经先期
1.2月经后期
1.3月经先后无定期
1.4月经过多
1.5月经过少
第六章 月经病—— 第六节 月经前后诸证
6.1经行乳房胀痛
6.2经行头痛
6.3经行眩晕
6.4经行口糜
6.5经行吐衄
6.6经行浮肿
6.7经行泄泻
第六章 月经病——第二节经间期出血
2.1概述、病因病机
2.2诊断、鉴别诊断
2.3辨证论治
第六章 月经病——第三节崩漏
3.1崩漏上篇
3.1.1概述
3.1.2病因病机
3.1.3诊断
3.2崩漏下篇
3.2.1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3.2.2分型证治
3.3崩漏
第六章 月经病——第四节闭经
4.1闭经上
4.1.1概述
4.1.2病因病机
4.2闭经中-诊断、鉴别诊断
4.3闭经下
4.3.1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4.3.2分型证治
第六章 月经病——第五节痛经
5.1痛经上篇
5.1.1定义
5.1.2分类
5.1.3病因病机
5.1.4诊断
5.2痛经下篇
5.2.1诊断、鉴别诊断
5.2.2辨证论治、急症处理
第六章 月经病——第七节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前后诸证
第七节 带下病
7.1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
7.2辨证论治
第八章 妊娠病——概述
概述
第八章 妊娠病——第一节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
第八章 妊娠病——第二节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
第八章 妊娠病——第三节胎漏、胎动不安
3.1概述、病因病机
3.2病因病机、诊断
3.3鉴别诊断及辨证要点
3.4胎漏、胎动不安不安教学查房示范
第八章 妊娠病——第四节堕胎、小产
堕胎、小产
第八章 妊娠病——第五节 胎死不下
胎死不下
第八章 妊娠病——第六节滑胎
6.1概述、病因病机、诊断
6.2辨证要点.
第八章 妊娠病-第七节葡萄胎;第八节胎萎不长
7 葡萄胎 8胎萎不长
第八章 妊娠病——第九节子肿、子晕、子痫
9子肿、子晕、子痫
第八章 妊娠病——第十二节 妊娠小便不通
12妊娠小便不通
第八章 妊娠病——第十三节 妊娠小便淋痛
13妊娠小便淋痛
第九章 产后病——第一节产后血晕
1.产后病总论、产后血晕
第九章 产后病——第二节产后痉病
产后痉病
第九章 产后病——第三节产后发热
3.1概述、病因病机、诊断
3.2鉴别诊断、辨证要点
第九章 产后病——第八节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难
第九章 产后病——第九节产后小便异常
9.1产后小便不通
9.2产后小便淋痛
第九章 产后病——第四节 产后腹痛
4产后腹痛
第九章 产后病——第五节 产后恶露不绝
5产后恶露不绝
第九章 产后病——第七节 产后自汗、盗汗
7产后自汗、盗汗
第九章 产后病——第六节 产后身痛
6产后身痛
第九章 产后病——第十节产后乳汁异常
10产后乳汁异常
第十章 杂病——第二节癥瘕
2癥瘕
第十章 杂病——第一节不孕症
不孕症
第十章 杂病——第三节 阴挺
3阴挺
第十章 杂病——第四节阴痒
阴痒
第十章 杂病——第五节阴疮
阴疮
第十章 杂病——第六节 盆腔炎性疾病
6盆腔炎性疾病
第十章 杂病——第八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8.1概述、病因病机、诊断
8.2鉴别诊断、辨证要点
第十章 妇科杂病——第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内科、中药、方剂等基础课,这些课程是我们学习中医妇科学的基础。中医妇科学课程是在上述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教学的,因此,学好中医基础课和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1.全国高等中医药院“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2
2.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6
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
4.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5.《临床妇科用药十五讲》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5月
6.《中医临床妇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9月
7.《中医妇科学图表解》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9月
8.《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 中医妇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年3月
9.《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年9月
10.《全国中医妇科流派》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
11.《坤壶撷英—夏桂成妇科临证经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0月
12.《夏桂成中医妇科诊疗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年11月
声明:本课程部分文献、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在此对所引用资料的作者及出版发布单位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