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方剂学学科)有深厚的积淀,是“十五”期间建设及验收通过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十一五”再次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课程是江苏省精品课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学科拥有许济群、彭怀仁、李飞、樊巧玲等全国方剂学界知名的学者,编写出版了多部在学术界有着深远影响的方剂学教材、专著、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等,学术积淀非常深厚。
《方剂学》MOOC围绕课程核心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图文并茂的在线教学。本课程是在学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课程之后,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将已学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初步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各门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掌握组方原则与方剂的运用变化对方剂功效主治的影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100首代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辨证要点及使用注意,尤其是配伍意义、配伍特点及辨证要点;熟悉50首临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及其主要配伍意义。掌握和熟悉的方剂要求背诵方剂歌诀。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分析组方和配伍规律、运用成方以及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医患沟通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医德修养,增加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中医职业认同感。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常用治则,体质学说等。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四诊基本知识,辨证。
中药学知识:常用400味中药的基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清·汪昂《医方集解》,通行本
2、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通行本
3、清·张秉成《成方便读》,通行本
4、日·丹波元坚《药治通义》
5、杨医亚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
6、邓文龙《中医方剂的药理与应用》,重庆出版社,1990年5月
7、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十一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12月~1997年11月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上册、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
9、李飞,柴瑞霁,樊巧玲.《方剂的配伍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月
10、李飞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上册、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5月
11、张民庆主编.《现代临床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1月
Q : 打开链接为何浏览不到相关内容。
A : 请检查网络,建议使用360极速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
Q : 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卡顿。
A : 与网速、电脑配置有关。建议配置:I5处理器,4G内存以上,独立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