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推拿学》相关课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SPOC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可供社会学习者进行手法学习。
本课程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学教研室教学团队主讲,主讲教师均具有医学博士学位,专业教学及临床经验丰富。
本团队主讲教师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竞赛奖项。
本课程授课对象包括了本科生、研究生、相关专业教师和社会学习者。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推拿手法学的发展简史及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进展、推拿手法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成人推拿基本手法、复合手法、特殊推拿手法、推拿手法人体操作常规程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推拿治疗学》学习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各种疾病打好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成人推拿的基本手法、特殊手法和复式手法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并掌握头面部、肩颈部、胸腹部、腰背部、四肢部的推拿手法人体操作常规程序。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推拿学》相关课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SPOC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可供社会学习者进行手法学习。
本课程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学教研室教学团队主讲,主讲教师均具有医学博士学位,专业教学及临床经验丰富。
本团队主讲教师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竞赛奖项。
本课程授课对象包括了本科生、研究生、相关专业教师和社会学习者。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推拿手法学的发展简史及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进展、推拿手法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成人推拿基本手法、复合手法、特殊推拿手法、推拿手法人体操作常规程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推拿治疗学》学习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各种疾病打好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成人推拿的基本手法、特殊手法和复式手法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并掌握头面部、肩颈部、胸腹部、腰背部、四肢部的推拿手法人体操作常规程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学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推拿学》的手法部分教学内容,同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专业的手法学习素材。本课程为《推拿学》课程体系的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SPOC课程提供平台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推拿手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操作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重点讲授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推拿手法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及人体操作的基本程序,熟悉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和推拿手法技术发展简史。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推拿手法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为学习推拿治疗学及适应今后的推拿临床打好基础。
授课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推拿手法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手法定义及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手法定义、操作要求及动作要领;掌握手法的临床运用和变化;掌握人体各部特殊手法及人体各部手法操作基本程序。熟悉手法练习步骤与注意事项;熟悉推拿手法的命名分类方法。了解手法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2.过程与方法:
教学采用LBL、CBL、PBL、《推拿学》、《推拿手法学》线上MOOC等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推拿手法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的体会;思政入课堂,对学生加强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绿色、安全、便捷”为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具有特色的针灸推拿学人才。课程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学习中提高专业学习的自信、兴趣和自觉性,在课程见习中感悟医学人文精神及“大医精诚”的道德素养。
课程大纲
1.第一章 推拿手法概论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①能够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②能够熟悉推拿手法的命名方式,手法练习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③能够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和分类。 ④能够简单描述手法的起源、发展与流派。能力目标: 能够描述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以及推拿手法的分类方法。掌握了推拿手法传统六大类分类法的分类原则。素质目标: 通过推拿手法概论部分的学习,能够客对推拿手法的起源、发展与流派有基本的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1.1第一节 手法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1.2第二节 手法的基本要求
1.3第三节 手法练习步骤与注意事项
1.4第四节 手法的命名与分类
2.第二章 基本手法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①掌握基本手法定义、操作要求及动作要领 ②掌握手法的临床运用和变化。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基本手法,熟悉复合手法的操作。素质目标 通过推拿基本手法和复合手法的学习,认识到推拿手法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2.1第一节 基本手法
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振动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
2.2第二节 复合手法
拿揉法、牵抖法、推摩法、扫散法、捏脊法、踩跷法
3.第三章 人体各部手法操作常规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①掌握人体各部特殊手法 ②掌握人体各部手法操作基本程序。能力目标 掌握推拿手法中人体操作的学习方法,能够在人体各部位熟练进行手法套路操作。素质目标 通过推拿基本手法和复合手法的学习,认识到推拿手法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并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合理选择运用。
3.1第一节 头面部
3.2第二节 颈项部
3.3第三节 腰背部
3.4第四节 胸腹部
3.5第五节 肩与上肢部
3.6第六节 下肢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推拿学基础》
2.《解剖学》
3.《经络腧穴学》
4.《中医基础理论》
证书要求
考核总分达到60分(含60分)以上者为合格,总分达到85分(含85分)以上者为优秀。
考核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后测试、讨论区讨论、手法考核、期末考试等。
参考资料
1.教材:
[1]井夫杰主编.推拿手法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2.
[2]吕明主编.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
[3]赵毅,季远主编 . 推拿手法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教学参考书:
[1]刘智斌,陆萍主编;齐凤军,吕立江,张军,邰先桃等副主编.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周运峰,房纬主编;丛德毓,王金贵总主编.推拿手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王国才主编.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周信文主编.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王之虹主编.推拿手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数字化教学资源:
①推拿手法学MOOC
②学校课程教学数字化平台。
常见问题
Q : 什么是推拿手法学?
A : 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手法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技能训练、临床应用规律、动作原理、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与发展历史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是推拿各医学基础课程与推拿治疗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