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同学,欢迎你加入《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你将领略到一道多味果盘:既有收获法理的惊喜,也有对法条的疑惑;既有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更有法外的思考。
未来十五年,中国教育将会实现什么样的教育愿景?如何遏制和解决学生欺凌问题?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惩戒权?如何制止“校闹”?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这些引发全民关注的话题就包含在我们要学习的一部部政策法规中。让我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推进中国教育法治进程!
同学,欢迎你加入《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你将领略到一道多味果盘:既有收获法理的惊喜,也有对法条的疑惑;既有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更有法外的思考。
未来十五年,中国教育将会实现什么样的教育愿景?如何遏制和解决学生欺凌问题?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惩戒权?如何制止“校闹”?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这些引发全民关注的话题就包含在我们要学习的一部部政策法规中。让我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推进中国教育法治进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属于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落实小学、学前教师专业标准中所要求达成的“了解关于小学生(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目标,是教师行业准入必备、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本门课从学校、教师、学生不同的主体角度,推出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内容,重点介绍各类教育主体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系统学习基础法理,培养教育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及法治精神。
本课程以案说法,讲练结合,兼具法理性、实践性、政治性、教育性,经过基础法律知识、最新政策导向及新鲜法治实践案例的学习,学以致用,学会正确分析与评判涉及法律法规的现实教育问题,形成师范生必备的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能力,懂得防范校园法律风险。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学法。获得关于教育政策法规基本知识,加强对法律法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的理解。
能力目标:用法。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形成用法律法规分析与评价现实教育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形成基本的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能力,懂得防范校园法律风险。
素质目标:守法。培养法治思维以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教育情怀、法治精神。认同职业规范要求,理解并确立教师职业依法从教的法律法规理念。
思政目标:尊法。尊重法律法规,维护教育法治正义,成为中国未来的普法教育者。
课程大纲
教育法治:基础法理
课时目标:了解教育法的概念、类型、渊源、体系结构;理解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教育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教师职业,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类文件的效力层级,培养职业所需的教育法治理念。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分类、构成要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探究。掌握法律责任归责要件、分类及其归责原则和承担方式;了解和掌握法律救济的特征与渠道及教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制度的范围和程序。能有效运用教育法律救济制度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1.1教育政策与法规
1.2教育法制与法治
1.3教育法律关系
1.4教育法律责任
1.5教育法律救济
依法治校: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课时目标:理解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教育地位、教育方针、教育基本原则、教育基本制度、学校的法律地位、义务教育制度及性质、涉及学生、教师及学校、教学活动等的规定、经费保障及法律责任等。能运用相关知识判断理解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了解掌握当前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八大基本理念及十大战略任务;形成正确的教育职业理念,培养教育前瞻意识和奋斗决心。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3《中国现代化教育2035》
依法执教: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课时目标:理解熟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能运用相关职业道德知识判断分析现实师德案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了解新时代关于教师职业行为十项要求,自觉以法规要求为底线,履行教师义务。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尊法爱生: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课时目标:了解未成年学生的公民权利、特定权利以及特殊学生群体的权利;了解学生的义务内容;结合教师职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探究,学会尊重和依法保护学生权利。理解掌握《儿童权利公约》的立法宗旨、儿童所享有的四大权利及保护儿童的四大原则。理解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地位、原则、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相关法律责任等基本内容;结合教师职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学习和探究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内容,明了学校及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学会区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能及时进行制止、教育、挽救和帮助。
4.1 未成年学生的权利及义务
4.2《儿童权利公约》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育法治:实践运用
课时目标:理解学生伤害事故界定与处理原则,熟知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各类情形;能区分学校不应担责的具体情形,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与探究;树立尊重关爱学生、依法处置各类伤害事故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明了校闹的界定及表现,掌握《意见》“预防为主、不闹也赔、闹也不赔、闹要打击、综合治理”五方面内容。树立教育法治意识。
5.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5.2最新政策法规选学(适时择取)《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提供了相关学习基础。
证书要求
本课程坚持全程化考核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1.平时成绩。占50%,满分100分。含观看视频60分(视频20个,全部完成得60分,完成一半得30分,其它酌情给分);单元作业及单元测试40分(作业与测试按实际得分折算计入总分,最终按百分制计分);
2.课程讨论。占10%,需在课堂交流区中参与,回复5次即可得到该项满分。
3.期末考试。占40%,满分100分。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参考资料
一、主要教材:
《教育政策与法律教程(慕课版)》,许映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8
二、参考用书:
【1】王亚峰等主编:《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徐建平等著:《教育政策与法规》,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孙绵涛:《教育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美)坎布朗,麦由步等著:教育法学——教师与学生的权利(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杨颖秀著:《教育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2年版
【6】黄欣主编:《教育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三、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6】《儿童权利公约》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9】《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
【10】《幼儿园工作规程》
【11】《中国现代化教育2035》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常见问题
Q:国家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考试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要求及内容是什么?
A : (一) 教育法律法规考点: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相关内容。
了解《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部分考点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