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人久蹲后站起来为何会头晕?紧张时为何会出汗?生理情况下喝大量清水为何尿量会明显增加?近视眼为何看不清远物?这些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生理学原理您是否了解?另外,甲亢病人为何食量变大,情绪反复无常?糖尿病病人为何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新冠肺炎病人为何有发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诸如此类的临床现象又是什么生理学机制?医学生理学课程将带您一起寻找其中的答案。
人久蹲后站起来为何会头晕?紧张时为何会出汗?生理情况下喝大量清水为何尿量会明显增加?近视眼为何看不清远物?这些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生理学原理您是否了解?另外,甲亢病人为何食量变大,情绪反复无常?糖尿病病人为何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新冠肺炎病人为何有发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诸如此类的临床现象又是什么生理学机制?医学生理学课程将带您一起寻找其中的答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同时,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生理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重在阐明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规律及其发生的机制。因此,这么课程不但为医学生提供了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而且为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诊治疾病的方法。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生理学将为以后学习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同时,生理学课程还是未来考研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科目。
课程内容涵盖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生理共12章节。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生理学核心知识点为主线,紧密联系生活现象和临床疾病,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期望学习者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够描述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现象,能够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器官功能障碍时机体的反应及典型临床表现;情感和价值目标: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学习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主要是高等医学院校本专科医学专业相关的医学生,也适合医学成人教育学习者巩固人体生理学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和研究方法;能够陈述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能够解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能够举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反馈控制系统,比较负反馈和正反馈对生理功能的调节
1.1 生理学概述
1.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3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课时目标:能够概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及其各自特点;解释和比较细胞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区别及其产生机制;区分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描述兴奋在细胞上的传导机制;能够说明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说明前负荷、后负荷和骨骼肌的自身收缩能力改变对肌肉收缩效能的影响
2.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2.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3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血液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说明血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解释生理性止血过程及机制;描述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及途径;抗凝系统;比较ABO血型和Rh血型分型原理并解释相关临床现象;陈述输血原则
3.1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3.2 血细胞的生理
3.3 血液凝固
3.4 血型和输血
血液循环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心动周期的概念;陈述心脏泵血的过程、机制及其调节;心脏泵血功能的常见评价指标;比较心肌工作细胞及自律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列举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概述正常心电图波形及其生理意义;解释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心脏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现象
4.1 心脏的泵血功能
4.2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及其生理特性
4.3 血管生理
4.4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呼吸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呼吸的环节;说明肺通气的原理;解释胸膜腔负压形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通气的功能评价;气体交换的原理;说明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解释氧离曲线;描述肺牵张反射;概述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5.1 肺通气
5.2 呼吸气体的交换
5.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5.4 呼吸运动的调节
消化和吸收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胃肠的神经支配;概括胃液的分泌及调节;胃粘膜保护机制;胃的运动形式;胰液的成分及作用;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小肠的运动形式;了解大肠的排便功能;吸收的部位和小肠吸收的主要物质
6.1 消化生理概述
6.2 口腔内消化
6.3 胃内消化
6.4 小肠内消化
6.5 大肠的功能
6.6 吸收
能量代谢和体温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解释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调节过程及方式;体温及其调控原理;体温调节中枢
尿的生成和排出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肾脏的基本功能;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说明原尿的生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概述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及机制;解释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泌尿功能的调节;说明排尿反射的过程
8.1 泌尿系统概述
8.2 尿的生成和影响因素(一)
8.3 尿的生成和影响因素(二)
8.4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8.5 泌尿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
8.6 尿的排放
感觉器官
课时目标:能够归纳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描述眼的折光功能;视网膜感光换能系统;中耳在声音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行波理论;内耳耳蜗的感音功能;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与生理功能;能运用眼的折光系统、前庭系统的功能解释相关生理与病理现象
9.1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9.2 眼的视觉功能
9.3 耳的听觉功能
9.4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
课时目标:能够描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阐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特点;说出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分析功能;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阐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功能特征;认识学习和记忆的高级功能;脑电图的波形及正常生理意义
10.1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10.2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0.3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0.4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5 脑的高级功能
10.6 脑电活动及睡眠与觉醒
内分泌
课时目标:内分泌系统组成;激素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方式和机制;激素分泌的调控;下丘脑调节肽的种类及作用表现;腺垂体激素种类及作用表现;神经垂体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表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其生理作用;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差异;胰岛素的作用及其调节;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11.1 激素的概述
11.2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11.3 甲状腺的内分泌
11.4 肾上腺的内分泌
11.5 胰岛的内分泌
生殖
课时目标:说出男性睾丸的功能及其调节;雄激素的作用;阐述女性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活动及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不同作用表现;解释避孕的生理学基础
12.1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12.2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12.3 妊娠与分娩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生物学、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证书要求
参考资料
1. 王庭槐主编. 生理学, 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姚泰主编. 生理学(长学制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 管又飞,刘传勇主编. 医学生理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4. 梅岩艾,王建军,王世强. 生理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邱一华,彭聿平主编. 生理学. 第4版, 科学出版社,2017.
6. Kim E. Barrett.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5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2015.
7. John E. 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6.
常见问题
声明:
1.本课程部分图片、动画和视频来自网络,仅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 请不要在课程公共平台内发布任何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