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物理与艺术
第1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 2025年05月31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
进行至第3周,共11周 已有 457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15)
spContent=本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适合对物理和艺术,特别是西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大学物理课程,也不同于人文类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本课程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的课程。
本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适合对物理和艺术,特别是西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大学物理课程,也不同于人文类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本课程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的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合各专业的学生,适合对物理和艺术,特别是西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大学物理课程,也不同于人文类的艺术欣赏课程。本课程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的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和光)的认识。课程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了西方美术作品,特别是前卫性艺术作品中的科学性,也介绍了经典和现代物理学的艺术性。通过深刻的分析,最终强调指出: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 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开设中 国大学MOOC课程,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物理与艺术》教材于2005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亲笔为该书题写书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为该书作序。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010年1月第二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2023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物理与艺术》第三版教材。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分析比较它们在创新意识和思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课程大纲
第一讲:硬币的两面——引言
1.1 物理与艺术
1.2 溯源古希腊
第二讲: 硬币的两面——简史
2.1 物理学简史
2.2 美术的脉络
第三讲:学会看风景----透视法
3.1 乔托与透视法则
3.2 古典美术的范式
第四讲:学会看风景----参照系
4.1 哥白尼与日心说
4.2 伽利略与参照系
第五讲:缪斯的使者—走近大师
5.1 达•芬奇与牛顿
5.2 蒙娜丽莎的奥秘
第六讲:缪斯的使者—牛顿
6.1 牛顿的力学体系
6.2 绝对时空观意义
第七讲:持久的革命—艺术
7.1 近代美术革命
7.2 印象主义画派
第八讲:持久的革命—科学
8.1 爱因斯坦之梦
8.2 相对论时空观
第九讲:解放色彩曲—色的魅力
9.1 古典艺术中光的认识
9.2 现代艺术中色的魅力
第十讲:解放色彩曲—科学之光
10.1 经典物理中光的意义
10.2 现代科学中光之本性
第十一讲:重构空间观—立体革命
11.1 立体主义
11.2 艺术革命
第十二讲:重构空间观—双子星座
12.1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
12.2 对空间的平行认知
第十三讲:解剖时间谜—未来画派
13.1 时间的科学意义
13.2 未来主义与时间
第十四讲:解剖时间谜—超越现实
14.1 超现实主义启示
14.2 超越表象的实质
第十五讲:量子风云录—走向抽象
15.1 抽象主义艺术
15.2 微观世界描述
第十六讲:形中有真意—品味雕塑
16.1 雕塑与空间
16.2 雕塑与科学
第十七讲:风从东方来—文化交融
17.1 艺术的对话
17.2 思想的启示
第十八讲:科学艺术家—宇宙情怀
18.1 宇宙艺术家
18.2 情感科学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中学物理

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物理与艺术》(第三版),施大宁编著,科学出版社,2023

2.《当爱因斯坦遇见达芬奇》,施大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3.“Art and Physics: Parallel Visions in Space, Time, and Light ”,

L. Shlain 著,1991,(中文版:《艺术与物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4.《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奇著,浙江美术出版社,1991


5.《科学与艺术》,李政道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6.《时间简史》,霍金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施大宁

施大宁

教授

刘曙娥

刘曙娥

副教授

推荐课程

量子力学Ⅰ

董兵

50451人参加

高等数学

颜文勇

145313人参加

【26考研】考研数学实战通关秘籍

武忠祥

1118人参加

武忠祥·高等数学·解忧铺

武忠祥

106404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