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适合对物理和艺术,特别是西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大学物理课程,也不同于人文类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本课程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的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合各专业的学生,适合对物理和艺术,特别是西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大学物理课程,也不同于人文类的艺术欣赏课程。本课程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的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和光)的认识。课程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了西方美术作品,特别是前卫性艺术作品中的科学性,也介绍了经典和现代物理学的艺术性。通过深刻的分析,最终强调指出: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 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开设中 国大学MOOC课程,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物理与艺术》教材于2005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亲笔为该书题写书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为该书作序。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010年1月第二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201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当爱因斯坦遇见达芬奇》可以作为新的版本的课程教材。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分析比较它们在创新意识和思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中学物理

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当爱因斯坦遇见达芬奇》,施大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物理与艺术》,施大宁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

2.“Art and Physics: Parallel Visions in Space, Time, and Light ”,

  L. Shlain 著,1991,(中文版:《艺术与物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3.《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奇著,浙江美术出版社,1991

4.《科学与艺术》,李政道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5.《时间简史》,霍金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