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法解《红楼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24日 ~ 2020年04月2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01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2)
spContent=本课程通过讲解《红楼梦》中相关的清代法律制度,展示清代的法律与社会,加深学生对《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中法文化寓意的理解,也用生动的故事素材来讲述中国古代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社会等级等各方面的法律制度与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提升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课程通过讲解《红楼梦》中相关的清代法律制度,展示清代的法律与社会,加深学生对《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中法文化寓意的理解,也用生动的故事素材来讲述中国古代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社会等级等各方面的法律制度与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提升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它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法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红楼梦》中很多女性的悲剧,都是宗法社会中法律制度造成的悲剧。假如不了解清代关于亲属相奸和自杀的法律,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秦可卿的悲剧意味着什么。假如不了解清代关于婚姻缔结和女性继承权的法律,我们也无法了解林黛玉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假如不了解清代关于良贱区分和奴婢制度的法律,也就无法理解甄英莲、晴雯的命运意味着什么。《红楼梦》中十二钗最后的结局,则展示了传统中国“收孥”刑罚对于女性的特别残酷。《红楼梦》的作者看到了这个病态的社会中,宗法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是多么的残酷,而女性只有不受父权和夫权的压迫,才是可能具有主体性的。作者没有找到这社会的出路,只能梦想大观园这样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最后也被现实无情地毁灭了。在曹雪芹死后的二百多年来,经历了很多代仁人志士的法律改革,《红楼梦》中那个病态的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那个深刻记录这种病态社会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将会成为中国文化中不朽的经典,


授课目标

1. 了解《红楼梦》中的清代法律与社会,帮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中国古代法制;

2. 鉴赏《红楼梦》的文学价值,透过《红楼梦》中的法律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作为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意义。

3.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法治文化从清末直至新中国自我反思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价值观。


课程大纲
概述
课时目标:概述《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法文化价值
一、《红楼梦》是一部无褒贬的慈悲书
二、《红楼梦》记录了女性的社会史
《红楼梦》中的女性自杀问题
课时目标:以秦可卿之死为例讲述清代关于自杀和亲属相奸的法律制度,分析清代女性自杀高发的社会原因
2.1 八大悬疑
2.2 秦可卿之死被改写
2.3 清代的妇女自杀问题与威逼人致死罪
2.4 秦可卿自杀的导火索——焦大之怒
2.5 清代的亲属相奸罪
2.6 天香楼的真相
2.7 瑞珠、宝珠与尤氏的困境
2.8 离奇的葬礼
2.9 原型何人
《红楼梦》中的冤案——以葫芦案为例
课时目标:讲述葫芦案中相关的清代法律,深入分析清代司法中的弊端与造成体制性冤案的原因
3.1 英莲被卖
3.2 祸起元宵
3.3 贾雨村出场
3.4 贾雨村的承诺
3.5 门子出场
3.6 门子的眼色
3.7 护官符出场
3.8 葫芦案是一起体制性的冤案
《红楼梦》与文字狱——《红楼梦》与《桃花扇》
课时目标:讲述《红楼梦》中没有出现《桃花扇》的原因,分析清代的文化政策对《红楼梦》成书的影响
4.1 大观园从不演《桃花扇》
4.2 《桃花扇》是怎样一出戏
4.3 《红楼梦》为何不提《桃花扇》
4.4 《红楼梦》超越了《桃花扇》
《红楼梦》中的僧道犯罪
课时目标:以馒头庵静虚干涉张金哥婚姻自由和马道婆诅咒宝玉凤姐这两个故事为例,讲述清代僧道犯罪的常见形态,分析宗教组织缺乏法律规范可能导致异化的原因
5.1 馒头庵里的罪恶
5.1.1 张金哥之死
5.1.2 静虚不静
5.1.3 静虚的试探
5.1.4 静虚的激将法
5.1.5 清代的悔婚诉讼
5.1.6 张金哥为什么自杀
5.2 马道婆的诅咒
5.2.1 凤姐、宝玉被诅咒
5.2.2 宗法大家庭中的妻妾关系
5.2.3 赵姨娘为什么被人轻贱
5.2.4 马道婆是什么人
5.2.5 传统中国的巫术犯罪
5.2.6 马道婆和赵姨娘的结局
《红楼梦》中的社会等级
课时目标:以香菱、十二伶和十二钗为例,分别讲述清代女性中妾侍、伶人、贵族女性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以及法律制度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反思清末以来女性解放法律改革的先进性和必要性,论证新中国彻底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是基于中国文化内生的自我完善机理。
6.1 香菱的命运
6.1.1 清代关于奴婢的法律制度
6.1.2 香菱作了薛蟠的妾
6.1.3 夏金桂迫害香菱
6.2 十二伶的命运
6.2.1 “红楼十二伶”与家班的由来
6.2.2 伶人是最下贱的阶层
6.2.3 龄官不甘心自己的命运
6.2.4 戏子们获得了自由身
6.3 十二钗的可能结局
6.3.1 传统中国的收孥刑罚
6.3.2 “十二钗”与“十二伶”:贵贱原来终一体
6.3.3 十二钗的可能结局
6.3.4 苏州织造李煦家人的遭遇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红楼梦》基础阅读

中国法制史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本课程总成绩百分制,其中,考试占80%,讨论占20%。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可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曹雪芹、无名氏:《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上、下)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版

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刘再复:《红楼四书》,三联书店2009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清】祝庆琪等编《刑案汇览》(全四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西北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柯岚

柯岚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7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