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是目前经济学中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尤其是在2017年Richard Thaler教授以行为经济学与行为金融学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行为经济学更是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人人希望了解的前沿学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专业实验室以及从事该方向领域的学者团队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开设行为经济学课程的院校之一。
行为经济学从探究理性人假设是否完全符合现实出发,把心理学和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行为,使之系统性偏离理性人假设。本课程将根据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和实证证据来讲述实际决策中人们如何系统性地偏离理性人假设。主要的主题包括:参照点与损失厌恶,时间偏好不一致和自我控制问题,社会性偏好,对概率判断的偏差与过度自信等等。在这些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将同时关注这些行为模型在各个经济领域,如劳动供给,储蓄消费,风险决策和金融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将讨论行为经济学的政策建议。这种建议通常具有低成本,高成效和隐性的特点,甚至很多时候带有母性的人文关怀。
学习本门课程,作为个体决策者可以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决策偏误并加以修正;作为大数据使用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按照个人心理决策机制进行人群分层;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者可以学习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行为政策制定方法。
1. 理解人们的行为决策偏误;2. 理解市场和政府如何利用行为偏误进行政策设计;3. 理解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4. 了解行为经济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课程综述
1.1 行为经济学简介
1.2 理性与非理性行为
二、参照点
2.1 参照点和损失厌恶
2.2 禀赋效应和处置效应
2.3 目标行为
三、跨期决策不一致性
3.1 当下享乐偏好
3.2 自我控制问题
3.3 自我限制需求
四、社会性偏好
4.1 利他与公平
4.2 信任和互惠
4.3 社会形象
五、概率判断偏误
5.1 概率判断偏误
5.2 过度自信
5.3 投射偏误
六、行为政策
6.1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政策设计
本课程无需预备知识
请在公告区查看《行为经济学》的全部参考文献列表,您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查看对应章节的参考文献。
Q : 如何参加课程讨论?
A : 请到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回答每一章节的讨论题。
Q : 如何查看参考文献?
A : 在公告区可查看全部参考文献,在教学内容可查看对应章节的参考文献。
Q : 如何获取文献全文?
A : 请到论文数据库、期刊官网、作者主页等网站搜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