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全校必修课之一,是按照国家“05”教育方案设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北京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于2006年获得北京市精品课,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目前是北京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之一。本课通过对人生、理想、道德、法治等人生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掌握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般规律,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掌握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般规律,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绪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绪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题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中华文化视野中的人生之道:从“为己之学”谈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价值的追求
第一讲测试题
专题二: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三节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五节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每章测试——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专题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界定与作用
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与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战略意图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题四 弘扬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的提出——西方学者的观点
近代国人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与认识
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内容
国家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的界定
爱国主义的时代困境
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中国精神
专题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公德
个人品德
引领社会风尚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专题六: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的渊源与位阶关系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与法治
法治与人治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生学习此门课的需要具备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哲学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法治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李步云著:《论法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梁治平著:《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法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