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Die Grenzen meiner Sprache bedeuten die Grenzen meiner Welt(我语言的边界即我世界的边界)。我们希望通过《语言学概论》,和大家一起探索语言的奥秘。认识语言,认识我们自己。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Die Grenzen meiner Sprache bedeuten die Grenzen meiner Welt(我语言的边界即我世界的边界)。我们希望通过《语言学概论》,和大家一起探索语言的奥秘。认识语言,认识我们自己。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讲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为学习其他的语言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一、从总体上介绍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结构性质: 以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为纲、 由共时角度切入,分别从语音、语法、 语义三个层面介绍语言的内部结构及运转方式;
二、从历时角度介绍语言系统的演变, 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说明语言演变的社会原因及其体现, 以及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介绍文字与书面语,以明确文字与语言、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授课目标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最终应该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大纲
语言能力与语言系统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言的性质。
1.1 易境性
1.2 还原生成性
1.3 任意性(上)
1.4 任意性(下)
1.5 二层性
1.6 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1 语言相对论(上)
2.2 语言相对论(下)
2.3 思维的四个层面(上)
2.4 思维的四个层面(下)
2.5 思维的三个阶段及语言和思维的互动
语音与音系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音方面的知识。
3.1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3.2 音系单位和规则的提取(上)
3.3 音系单位和规则的提取(中)
3.4 音系单位和规则的提取(下)
3.5 区别特征
3.6 音节
3.7 语流音变
语素分析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关于语法单位(语素)的知识。
4.1 什么是语素?
4.2 语素分析的基本方法
4.3 语素切分中对比
4.4 剩余法和剩余语素
4.5 语素切分的归并
4.6 语素和范畴化深度
语法单位的组合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法组合(规则)的知识。
5.1 语素和词的关系
5.2 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的关系
5.3 语法单位组合的层次(上、下)
5.4 语法歧义与转换分析
词义和语义结构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词义和语义结构。
6.1 词义的概括性和模糊性
6.2 一词多义与词义引申
6.3 论元结构与歧义
文字和书面语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文字的起源、性质和分类,以及汉字存续的原因。
7.1 文字的功用与起源
7.2 判定文字的基本原则
7.3 文字演变和分类
7.4 汉字延续之谜
语音演变与语音对应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音演变与语音对应的知识。
8.1 语音演变
8.2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8.3 语音对应
8.4 语音对应与语源关系
语言接触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语言接触的相关概念。
9.1 中介语与语势
9.2 接触的有向性
9.3 自然接触和非自然接触
9.4 方言接触与文白异读
9.5 接触的度和阶
9.6 语言转用和基因的关系
9.7 有阶性和语源关系判定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教材:
《语言学概论》,陈保亚、杜兆金著,202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陈保亚著,2015年,商务印书馆。
《语言文化论》,陈保亚著,1993年,云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