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和投资决策。 每个企业及个人都希望改进经济和投资决策,其前提是科学地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正确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本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用这些原理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课程分为六部分:1,衡量宏观经济基本状况的核心经济变量;2,长期中经济增长的理论;3,短期中的经济波动;4,应对短期波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5,作为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6,开放经济的汇率问题。
经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1,掌握宏观经济学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2,基本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3,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作用机理,以及预期的效果进行理性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指标
1.5 就业
1.6 失业的不同种类
第一次单元测验
1.0 导论
1.1 国内生产总值
1.2 从支出角度看GDP
1.3 价格指数
1.4 价格指数的运用
二、经济增长
2.1 历史观察与问题
2.2 生产要素的作用
2.3 技术与效率
2.4 对增长理论的总结
第二次单元测验
三、经济波动和财政政策
3.1 经济波动
3.2 凯恩斯主义
3.3 财政政策
第三次单元测验
四、货币和货币政策
4.1 货币定义及货币数量论
4.2 货币银行与货币创造
4.3 历史上的货币政策
4.4 现代货币政策
第四次单元测验
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5.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框架
5.2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的政策选择
第五次单元测验
六、国际经济
6.1 汇率
6.2 汇率理论
6.3 汇率制度和国际宏观政策
第六次单元测验
无
弗兰克,伯南克,《宏观经济学原理》,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或更新版本)
韦尔,《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芬斯特拉,泰勒,《国际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