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走进护理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0日 ~ 2025年05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周
进行至第14周,共16周 已有 610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7)
spContent=《走进护理》是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学导论》课程的线上课程,也适用于对护理学和护理专业有兴趣,想要深入认识和理解护理专业的各类学员。《走进护理》课程将带领深入浅出地认识护理是什么,护理做什么以及护理怎么做,带领大家揭开护理学这门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破除各种偏见和道听途说,触摸一个真实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既充满科学理性又洋溢人文感性及艺术之美的现代护理。
《走进护理》是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学导论》课程的线上课程,也适用于对护理学和护理专业有兴趣,想要深入认识和理解护理专业的各类学员。《走进护理》课程将带领深入浅出地认识护理是什么,护理做什么以及护理怎么做,带领大家揭开护理学这门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破除各种偏见和道听途说,触摸一个真实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既充满科学理性又洋溢人文感性及艺术之美的现代护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护理学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承担着“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病痛”的崇高使命。本课程将讲授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传承的角度阐释护理的精神内涵;讲授护理学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从哲学角度阐述护理的本质;讲授护士角色和素质、护理专业涉及的法律和伦理,教给大家作为一个优秀的护士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讲授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必备技能、为适应时代发展而需要拓展的知识,教给大家作为一个优秀的护士应该如何高效地工作。

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力求逻辑清晰,将看似松散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呈现出来,让大家一步一步接近护理的本质内容。通过本课程,大家将会了解护理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个优秀的护士是怎样炼成的,了解护士是如何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了解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护理专业会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本课程的师资团队优良,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葆华主任、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新华老师进行了相关知识内容的访谈,希望学习者能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护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护士是向人间播撒爱和温暖的天使。愿大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更深入地了解护理和护理专业,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前行地路上少一些困惑和迷茫,多一份开心和自豪!

授课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护理学发展史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阶段。

2.解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3.描述现代护理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范畴。

4.描述常用护理学相关理论及专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5.描述护理程序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 能在教学实习的基础上分析护士角色与功能。

2. 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和思想对护理案例进行分析。

3. 能运用特定的护理理论对护理案例进行分析。

(三)素质目标

1. 具有专业认同感,理解护理是科学、人文和艺术融合的学科。

2. 具有敬佑生命、尊重患者、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

3. 具有科学严谨、实践创新、自律进取、尽责敬业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

4. 具有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职业责任和社会担当。

5. 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发展和护理专业的国际化进程。

课程大纲
护理学绪论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 描述护理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事件。2. 叙述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二)能力目标1. 能根据现状分析护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三)素质目标1. 具有专业认同感,理解护理是科学、人文和艺术融合的学科。2. 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深刻理解护理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3. 具有全球视野,理解护理发展的使命和方向。
1.1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2 中国护理现状
1.3 院士访谈——护理与人文和科技
1.4 主任访谈——护理专业价值
1.5 与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面对面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学概念及护士专业素质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 描述护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 描述护理学专业特征。3 描述护士承担的主要角色。4. 描述护士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实例分析护士承担的角色和功能。2. 能分析护理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3. 能分析护士角色的未来变化趋势。(三)素质目标1.具有科学严谨、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2.具有求真务实、自律进取、尽责敬业的职业素养
2.1 护理和护理学基本概念
2.2护理专业特征与范畴
2.3 护士专业素质与角色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健康和疾病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列举影响健康的因素。2.描述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及患者的行为心理反应。3. 描述患者的权力(二)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患者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三)素质目标1. 具有科学的健康观和疾病观。2. 具有辩证性和整体性科学思维。3. 具有同理心,能共情、尊重和接纳患者。
3.1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3.2 健康的影响因素
3.3 患病后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学相关理论(一)-人类基本需要论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2.描述人类基本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对护理案例进行分析。2. 能运用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活动。(三)素质目标1. 具有系统、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证、开放的科学精神。2. 具有以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4.1 护理理论基本概念
4.2 基本需要理论1
4.3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1
4.4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2
4.5 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学相关理论(二)-成长与发展理论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 描述成长与发展的概念2. 描述佛洛依德性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3. 描述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成长与发展相关理论对护理案例进行分析。2. 能运用成长与发展相关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活动。(三)素质目标1. 具有系统、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证、开放的科学精神。2. 具有以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5.1. 成长与发展基本概念
5.2. 佛洛依德性心理发展理论
5.3.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4.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学相关理论(三)压力与适应理论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压力(应激)、压力源的基本概念。2.描述塞尔耶压力理论的主要内容3. 描述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压力与适应相关理论对护理案例进行分析。2. 能运用压力与适应相关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活动。(三)素质目标1. 具有系统、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证、开放的科学精神。2. 具有以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6.1 应激和应激源
6.2 应激反应
6.3 应对和应对机制
6.4 应激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
单元测试
护理程序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护理程序的相关概念。2.列出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3. 描述护理程序各个步骤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能阐述护理程序与系统论的关系2. 能运用护理程序分析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3. 能鉴别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和医疗诊断。(三)素质目标1. 具有系统性、评判性科学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 具有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7.1 护理程序概述
7.2 护理程序——评估
7.3 护理程序——诊断
7.4 护理程序——计划
7.5 护理程序——实施与评价
7.6 护理诊断参考资料
单元测试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常用的沟通技巧。2. 列举常见的不当沟通方式。(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沟通技巧促进特定情境下的护患沟通。2. 能在解决沟通问题时运用评判性思维及临床护理决策的策略。(三)素质目标1. 具有同理心,增强共情体验,尊重和接纳患者。2. 具有真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修养。3. 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1 护患关系
8.2 沟通的概念
8.3 沟通的方式
8.4 沟通层次
8.5 沟通技巧与影响因素
单元作业
护理理论(一)-Roy适应模式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Roy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 能运用Roy适应模式分析护理案例。2. 能将护理程序与Roy适应模式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三)素质目标1. 具有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思维2. 具有以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9.1 Roy适应模式的形成背景
9.2 Roy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1
9.3 Roy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2
9.4 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
9.5 Roy适应模式的发展及应用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理论(二)-Orem自理模式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Orem自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 能运用Orem自理模式分析护理案例。2. 能将护理程序与Orem自理模式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三)素质目标1. 具有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思维2. 具有以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10.1 Orem自理模式的内容1
10.2 Orem的自理模式的内容2
10.3 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及评价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评判性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
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评判性思维概念和特点。2.描述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分类和步骤。3.描述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二)能力目标1. 能在护理案例分析时运用评判性思维。2. 能在护理案例分析时运用临床护理决策的方法。(三)素质目标1. 具有开拓创新、严谨求实、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2.具有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11.1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
11.2 评判性思维的发展及应用
11.3 临床护理决策
11.4 循证护理实践
课程讨论
单元测验
护理信息、护理法律与护理伦理
课时目标:(一)能力目标1. 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2. 能分析护理案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二)素质目标1. 具有信息素养。2. 具有法律意识和伦理精神。3. 具有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12.1 信息时代的医院及护理工作
12.2 护士的信息素养
12.3 信息学与护理学的碰撞
12.4 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12.5 护理中的伦理问题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李小妹, 冯先琼. 护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北京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王艳

王艳

讲师

李葆华

李葆华

主任护师/副教授

张岩

张岩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