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课程试图给学生传授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讲: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第二讲:命题逻辑,研究由联结词决定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复合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第三讲:词项逻辑,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第四讲:谓词逻辑,研究量化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这三种逻辑是此课程的重点。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讲授归纳逻辑的基本内容。
(1)观念层面:讲清楚逻辑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逻辑学的来龙去脉、目前状况和主要分支,使同学们对逻辑学有一个整体的轮廓性了解。目标:给有兴趣进一步学习逻辑学的同学指明路径。
(2)知识层面:传授一些具体的逻辑知识,主要是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的知识,也讲一点归纳逻辑和论证理论,并通过练习、作业、考试等环节,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习惯和能力,以改善其日常思维。
(3)素质层面: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在遇到一个复杂、困难的问题时,先精确地确定问题之所在;把该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逐个找出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可以操作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检验它们的真假对错,等等。简单地说,按程序操作,按规则办事,一步一步来。
第一周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1. 逻辑导论课程简介
2. 逻辑的研究对象:推理与论证
3. 推理、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
4. 论证的结构及其作用
5.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二值原则
6. 充足理由律
第一周单元测验
第二周 命题逻辑(一)
7. 日常联结词与复合命题
8. 从日常联结词到真值联结词
9. 日常语言中复合命题的符号化
第二周单元测验
第三周 命题逻辑(二)
10. 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
11. 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
第三周单元测验
第四周 命题逻辑(三)
12.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演
13. PN推演方法
14. PN有前提推演
15. PN推演总结
第四周单元测验
第五周 词项逻辑(一)
16. 直言命题
17. 直接推理
18. 三段论
第五周单元测验
写影评
第六周 词项逻辑(二)
19. 三段论的规则
20. 三段论的非标准形式
21. 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问题
22. 用文恩图判定三段论的有效性
第六周单元测验
第七周 谓词逻辑(一)
23. 一阶语言
24. 自然语言中性质命题的符号化
25. 自然语言中关系命题的符号化
26. 模型和赋值
27. 树形图方法判别有效式
第七周单元测验
第八周 谓词逻辑(二)
28. 解释方法
29. 谓词逻辑的自然推演
30. QN定理证明
31. QN有前提推演
32. QN推演总结
第八周单元测验
第九周 归纳逻辑
33. 归纳逻辑概述
34. 求因果联系五法
35. 类比推理、模拟、比较
36. 假说演绎法
37. 休谟的归纳问题: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
第九周单元测验
课程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陈波主编:《逻辑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波等编著:《〈逻辑学导论〉(第二版)教学辅导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柯比著:《逻辑学导论》,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赫尔利著:《简明逻辑导论》,陈波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罗·蒂德曼、霍华德·卡哈尼著:《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尼尔·布郎、斯图尔特·基利:《走出思维的误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
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 波:《逻辑学是什么》,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陈 波:《逻辑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 波:《逻辑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 波:《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