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民俗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其中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民间节日、民间游戏、人生礼仪、民间建筑、民居饮食、民间服饰和民间美术。
通过学习此课程,同学们将对民俗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民俗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民俗的基本分类,民俗与文化,民俗与生活,民俗与国民性等诸多问题,以及民俗在文化保持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学习要求:
学生选修此课程需按要求观看课程视频,阅读指定参考资料,参与讨论,按时完成作业与考试。为全面掌握课程讲述内容,学生每讲需花费4小时左右阅读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
时间:
课程总时长为11周,每周包括四到六个15分钟左右的讲课视频。每周一发布本周讲课内容及辅助材料,学习时间可自行选择。
课程考核与证书:
课程成绩依据两部分内容给出:一是按要求完成民俗采风的作业(50%),二是期末参加在线考试(50%)。
通过者将获得北大MOOC统一证书(收费)。
考查方式:
1 期末考试(50%):在线答卷。
2 作业(50%):收集10条民俗事项。
作业要求:
1) 每一条民俗事项都要单独记录,不能与其他条目写在一起。
2) 记录的每一条民俗事项除正文外,还要包括其类型,收集时间,地点,收集人(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等),讲述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等),讲述环境和分析(自选项)七大项。
3) 如出现讲述人提供2条及以上民俗事项时,每一条都要单独提供详细的讲述人,收集人,和讲述环境情况,不要出现“见上页,见前页”等词语。
4) 作业要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的方式完成,不允许从书本杂志等书面材料上抄录。学生可以对任何人进行采访。也可以把自己当作采访对象,讲述人和收集人为同一人。
5) 民俗事项内容不限,可以是口头,物质,或风俗民俗事项。
作业成绩将通过学生互评产生。每位学习者的作业提交后,将经由5人评价,取平均分作为作业成绩。同时,每人需要至少阅读5份作业,并给出分数(满分50)。
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将对民俗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民俗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民俗的基本分类,民俗与文化,民俗与生活,民俗与国民性等诸多问题,以及民俗在文化保持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 民俗学概说
1.1 民俗与文化
1.2 民与俗
1.3 民俗学的诞生
1.4 民俗的特点
1.5 民俗的产生与传播
1.6 民俗的功能
第二章 神话
2.1 什么是神话
2.2 神话的特点
2.3 神话的起源
2.4 神话的分类
2.5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
2.6 神话研究
第三章 民间故事与传说
3.1 故事和传说的定义
3.2 故事和传说的特点
3.3 故事和传说的分类
3.4 故事和传说研究
3.5 第三章讨论
第四章 民间歌谣
4.1 歌谣概说
4.2 民歌
4.3 民谣
4.4 故事歌
4.5 歌谣研究
4.6 第四章讨论
【民俗采风:收集十条民俗事项】
第五章 民间建筑
5.1 民间建筑及其起源
5.2 民间建筑的价值
5.3 中国民居的类型
5.4 中国民居的特点
5.5 民间建筑研究
5.6 相关图片
5.7 第五章讨论
第六章 民间服饰
6.1 民间服饰概况
6.2 服饰的起源
6.3 服饰的功能
6.4 服饰的分类
6.5 民间服饰研究
6.6 第六章讨论
第七章 民间美术
7.1 民间美术概说
7.2 民间美术的起源
7.3 民间美术的模式
7.4 民间美术的主题
7.5 民间美术的传承
7.6 民间美术研究
7.7 第七章讨论
第八章 民间节日
8.1 民间节日概说
8.2 民间节日的起源
8.3 民间节日的结构
8.4 中国民间节日
8.5 女性的节日
8.6 节日研究
8.7 第八章讨论
第九章 民间游戏
9.1 民间游戏及其特点
9.2 民间游戏的类型
9.3 民间游戏研究
9.4 儿童游戏
9.5 个案研究:捉迷藏
9.6 第九章讨论
第十章 人生礼仪
10.1 人生礼仪概说
10.2 人生礼仪的基本原理
10.3 人生礼仪的功能
10.4 人生礼仪的结构
10.5 人生礼仪研究
10.6 个案研究:婚礼
10.7 第十章讨论
第十一章 田野调查
11.1 什么是田野调查
11.2 田野调查的发现及方法的确立
11.3 田野调查的内容
11.4 个案研究:山西洪洞“接姑姑迎娘娘”
11.5 个案研究:妙峰山香会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附于每节课的“材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