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场,受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课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研究"和2014年课题“基于MOOCs等开放教育资源的教师培训设计研究”经费支持。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有关面授环境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免费网络公开课程。教学团队每周会引领一个新单元的学习,渐进式的推进,配以丰富的案例与实操贴士,大家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间来学习、交流与练习。除了专家团队贴身指导外,您还可以与“理同道合”的同行们同肩并进。期待短短七周能与大家一起建构一套“专属于您的完整可实施的翻转课堂教案”,更期待各位学员可以将本课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边学边用,及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在课程论坛中分享。
在本课程,您将看到其他老师的翻转课程实践,学到如何具体操作,好的实践须规避哪些问题,听取翻转先驱们的现身说法,便于您由人及已;这包括:
• 试用推荐的免费软件等,用信息技术提升您的建课效率;
• 学习创建与发布翻转学习内容的具体策略;
• 掌握翻转课堂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有效利用课内时间、如何激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 解答您实践翻转课堂产生的疑惑;
• 了解诸多简单易学的翻转技巧,让您的课堂焕发活力;
• 分享您的观点与经验,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同伴互助;
• 发现翻转过程中的有价值资源、持续学习。
课程教学内容以视频、文稿的方式呈现,要求学员要仔细观看和阅读课程材料,按时保质地完成每讲作业,并积极参与讨论区的讨论,分享学习中的体会,交流实践中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疑惑,帮助别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程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请每个学员根据课程《准备篇》的内容确认达到本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熟悉本课程学习平台操作,了解课程的学习要求。
本课程作业采用互评机制,由平台将所收到的作业自动分发给同学批改,所以每周作业请按时提交,过期无法补交。不交作业者也无法互评同学作业。
单元测验可以在学期结束前完成,这是为了方便中途进来的、只是为了学习课程内容而不做作业的学员来检查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鼓励同一学校的老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课程安排
欢迎选修更多精彩课程: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专题网站:https://tmooc.icourses.cn
欢迎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公众号:
实时交流资料汇总(这部分内容自愿观看,建议随着每讲进度挑与每讲内容相近的话题看,没时间的话就等课程结束看)
2014年9月20日晚,西安欧亚学院的李笃峰老师分享教学目标的设计
2014年9月27日晚,山东省昌乐一中初中部主任刘海涛老师、重庆聚奎中学张渝江主任和羊自力副校长,为大家就中小学的翻转课堂分享了自己学校实践的经验、收获、感悟和思考。
2014年10月11日晚,广西师范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杨上影老师为大家就微课的设计与案例进行讲解和交流。
2015年1月3日晚,K12教育网王珏老师《微课设计与制作技巧》
2015年1月4日晚,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郭校长等分享翻转课堂实践经验
2015年1月10日晚,湖南职教曾丽婷老师、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淮安曙光双语学校朱芹老师、山东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的孔恬恬老师、福建福州市时代中学吴瑕老师分享翻转课堂实践经验
2015年1月11日晚,安徽医科大学刘军老师、长沙市长郡中学喻建军老师、重庆聚奎中学岳培锫老师微课实时交流视频
2015年4月4日晚,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分享关于翻转课堂的五个问题
2015年4月6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杨雪老师《让教育多一点美感》PPT设计的实时交流分享
课程准备篇:熟悉平台功能,了解课程要求,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课程介绍:含学员手册
学习相关技术技能
怎样学习:以第一讲为例
第一讲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法?
活动1.1:感知翻转课堂教学法
活动1.2:认识翻转课堂教学法
活动1.3:翻转课堂背后的学习理论
活动1.4:开始你的翻转设计
本讲总结
单元一测验
单元一作业:我的翻转初步设计
第二讲 如何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活动2.1:本周课程学习介绍与引入
活动2.2:美妙前奏-看看别人怎么做
活动2.3:学习理论-设计你的课前学习任务1.0
活动2.4:江湖利器-ARCS助你完善教学设计
活动2.5: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讲总结
单元二测验
单元二作业: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第三讲 如何制作优质教学视频?
活动3.1 本周课程学习介绍与引入
活动3.2 多样的教学视频
活动3.3 成功录制教学视频的要点和原则
活动3.4 录制教学视频的经验分享
活动3.5 五步完成翻转课堂教学视频
活动3.6 教学视频制作实战
本讲总结
单元三测验
单元三作业:教学视频片段
第四讲 如何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活动4.1:本周课程学习介绍与引入
活动4.2:活动设计—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活动4.3:打磨细节(1)—教学问题设计
活动4.4:打磨细节(2)—小组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4.5:实战演练—课堂驾驭术
活动4.6:经验分享-北京119中学郑涛老师谈翻转教学
本讲总结
单元四测验
单元四作业:课上活动设计
第五讲 如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活动5.1:翻转课堂教案回顾
活动5.2:翻转课堂的实施保障
活动5.3:翻转课堂的成功进阶-如何开展翻转课堂研究?
课程总结
单元五测验
单元五作业:我的翻转课堂终极设计
学员最好是一线教师。因为课程要求学员带来一份适合翻转的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传统教案,在课程结束时完成对这一堂课或这个单元教案的翻转教学改造。
因为本课程要求学员制作一段教学视频,所以要求学员要具有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如愿意学习新软件的操作,会下载软件,安装软件,会将word格式文件转换为PDF格式(为了避免作业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同,造成互评时不能打开同学作业的情况),具体要求请参看课程《准备篇》。
感谢在此之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本课程在大家的成果之上形成。我们是导游,带领大家游览“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后花园,我们会在课程资料中一一标记并鸣谢所引用的作者和机构。
部分国外视频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 ,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团队联系。
1. 怎么报名,怎么选课?
你需要先有爱课程网或者网易云课堂的账号(两者选一即可),然后从“中国大学MOOC”课程清单中选择“基础学科”,找到我们的课程图标点击,再点“开始学习”,就看到"你已加入"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开放课程内容,所以只能看到这一页。
特别提醒:如果您是爱课程网或网易云课堂的新用户,注册成功后一定要“选课”,才能成为课程的学生。切切!
请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爱课程网或者网易,每次等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本课程不再提供合并同一用户不同账户学习成绩的服务。切切!
2.怎样学习?
MOOC课程本质上是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用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抄送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及时查看。
经过2014年7月份的课程试运行,我们已经测试了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本次课程不再允许逾期补交作业。请网速有问题的学员提前提交作业,不要等到最后几分钟才交作业而造成提交不成功。切切!
3.本课程有QQ群号吗?
在本课程的第一轮开课过程中,我们使用了QQ群,但是因为QQ群人数受限,大量的老师难以加入。为此,本课程决定不再设立课程的QQ群,请大家有问题都到课程讨论区来讨论,真正让课程平台成为学习的主战场。
有关教学的问题都请在课程讨论区提问,我们会统一处理。请不要给课程团队个人发邮件或发信息,因为我们无法承诺会对MOOCs课程学员的邮件/信息给予及时回应。谢谢理解。
4.适合小学老师吗?
此番开设课程,报名者中大中小学教师都有。为了方便大家各取所需,本课程将不仅提供大学案例,也会提供中小学案例。在讨论环节,将开设分类讨论区,也欢迎学员“跨界”讨论。
目前这门课程已经开设过46期(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法1.5),累计注册人数418535人,获得结业证书者27200人,其中优秀证书获得者18327人。祝愿您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好的成绩。
对教育的关怀让我们走到一起,希望您:
一、每周确保2-3小时学习课程资料,2-4小时参与课程讨论、同伴互评;
二、积极参与课内活动与讨论、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吝惜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三、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四、为保证顺畅沟通,请尽可能用中文与他人交流;
五、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六、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
七、严禁将本课程的测验和考试题以及答案在互联网上发布,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