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会计学》是经济学、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MOOC课程可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高校青年学子,《会计学》MOOC课程既可用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堂教学,也可用于配合会计学专业的“基础会计”“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初级课程,以及“中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学”等中级课程的课堂教学。
对于实务工作者,本课程适用于:(1)想要快速掌握会计核心技能的初学者;(2)想要刷新专业知识的管理者。
学习本课程,不要求预先具备任何会计基础。本课程采用“直观教学、中外对照、辨证施教”的教育理念,着力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实用的会计管理核心技能,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养成从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贯通的角度来学习经济管理学科知识的习惯,从而培养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学》是经济学、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MOOC课程可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高校青年学子,《会计学》MOOC课程既可用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堂教学,也可用于配合会计学专业的“基础会计”“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初级课程,以及“中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学”等中级课程的课堂教学。
对于实务工作者,本课程适用于:(1)想要快速掌握会计核心技能的初学者;(2)想要刷新专业知识的管理者。
学习本课程,不要求预先具备任何会计基础。本课程采用“直观教学、中外对照、辨证施教”的教育理念,着力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实用的会计管理核心技能,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养成从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贯通的角度来学习经济管理学科知识的习惯,从而培养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胜任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欢迎大家学习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课程!据同学们反馈,本课程是“原汁原味”的人大会计课程,包含线下课堂 90%以上的内容。本课程主打两大特色,一是“快速入门”,二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一、快速入门
本课程第1章“快速入门:十个分录学记账”,着力帮助同学们通过手工记账,快速掌握会计基本技能,了解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的全套记账、结账、报账过程,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学会计也会像孩童时期学骑自行车一样快乐。
第2章“基础理论: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同学们运用自己在第1章中学到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梳理。
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3章至第8章阐释资产的会计处理。本课程根据我国基本法律关于财产权利的规定,按照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东权的顺序讲解资产的会计处理。相应地,各章标题依次为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历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此设计的提纲更为简练,体系结构更为稳定、合理,可以避免教学内容被会计法规“钳制”,初学者学习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第9章“负债”的流动负债部分着重阐释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规则,这既是为了帮助同学们体会税收法规与会计规则的协作关系,也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第10章“所有者权益”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阐释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结合上市公司的实例阐释现金股利、股票股利、配股的会计处理规则。
第11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实际上是对上述章节的复习,首先循序介绍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接着讲解利润总额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然后简要阐释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和净利润的结转,最后简要讲解每股收益的计算规则及其误导性。
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分析”着重讲解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报表项目及列报方法,扼要讲解偿债能力分析、管理效率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的常用指标,并以杜邦分析体系为样板简要介绍了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第13章“增强理论自信 加强会计管理”是理论拓展,帮助同学们结合国内外相关动态,理解会计审计规则的理论困境及其可能的改进方向。
授课目标
一、寓教于乐。帮助同学们快速入门,培养学习兴趣。
二、学以致用。帮助同学们掌握初级、中级会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三、着力培养复合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帮助同学们培养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快速入门:十个分录学记账
课时目标:1.掌握:账页的结构和用法。2.理解:会计凭证的重要性。3.了解:常用会计科目表。
1.1 起步知识(一)
1.1 起步知识(二)
1.2 记 账 (一)
1.2 记 账 (二)
1.3 对账和结账
1.4 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理论:从实践到认识
课时目标:1.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2.理解:更正记账错误的方法。3.了解:会计法规体系。
2.1 会计的含义与本质
2.2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2.3 借贷记账法与复式记账原理
2.4 会计凭证
2.5 会计账簿
2.6 会计法规概览
2.7 会计职业资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货币资金
课时目标:1.掌握: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规则。2.理解:货币资金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方法。3.了解:现金管理条例、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金融法规。
3.1 库存现金
3.2 银行存款
3.3 其他货币资金
存货
课时目标:1.掌握:商业企业商品采购和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工业企业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销货成本的计算方法;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2.理解: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设计思路。3.了解: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
4.1 商业企业存货的会计处理
4.2 工业企业存货的会计处理
4.3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4.4 存货跌价准备(一)
4.4 存货跌价准备(二)
4.5 存货盘盈盘亏与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
课时目标:1.掌握: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盘盈与盘亏的核算规则;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核算规则。2.理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规则的设计思路。3.了解:固定资产的报表列示与附注披露。
5.1 固定资产的入账处理
5.2 固定资产折旧(一)
5.2 固定资产折旧(二)
5.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清查与处置
债权
课时目标:1.掌握:短期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规则;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应收款的会计处理规则。2.理解:金融资产分类的逻辑;预期损失模型的设计理念及其局限性。3.了解:核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备抵法。
6.1 金融资产的分类
6.2 短期应收款项(一)
6.2 短期应收款项(二)
6.3 实际利率法
6.4 债权投资(一)
6.4 债权投资(二)
6.5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债权投资
6.6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一)
6.6*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二)【本节内容不作教学要求】
6.7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其核算方法的转换
无形资产
课时目标:1.掌握: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则;无形资产摊销、处置的会计处理规则。2.理解:无形资产的常见种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规则的设计思路。3.了解:无形资产的报表列示与附注披露。
7.1 无形资产概述(一)
7.1 无形资产概述(二)
7.2 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7.3 无形资产的摊销、减值和处置
股权投资
课时目标:1.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2.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规则的来历;权益法的设计思路。3.了解: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
8.1 股权投资概述
8.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一)
8.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二)
8.3 权益法下的特殊问题(一)
8.3 权益法下的特殊问题(二)
8.4 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
8.5 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股权投资
8.6*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处理(本节不作教学要求)
8.7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其减值与处置
负债
课时目标:1.掌握: 应交税费、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 利息、长期应付款等的会计处理方法。2.理解: 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3.了解: 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
9.1 流动负债(一)
9.1 流动负债(二)
9.1 流动负债(三)
9.2 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
课时目标:1.掌握: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及其会计处理规则; 公司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2.理解:公司法与会计规则的关系。3.了解: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的常见情形。
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其他权益工具与资本公积(一)
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其他权益工具与资本公积(二)
10.2 其他综合收益
10.3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
10.3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二)
10.4 库存股
收入、费用和利润
课时目标:1.掌握:收入、费用的会计核算规则;纳税申报表的填报方法。2.理解:利润表和纳税申报表的关系;所得税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主要差异。3.了解:“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的含义;每股收益的含义和算法。
11.1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定义
11.2 收入(一)
11.2 收入(二)
11.3 费用
11.4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1.5 所得税费用
11.6 利润与每股收益
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分析
课时目标:1.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偿债能力分析、管理效率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常用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2.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内容;综合分析体系的设计理念。3.了解: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2.1 财务会计报告(一)概述
12.1 财务会计报告(二)资产负债表
12.1 财务会计报告(三)利润表
12.1 财务会计报告(四)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和其他相关文件
12.2 财务报表分析(一)
12.2 财务报表分析(二)
增强理论自信 加强会计管理
课时目标:【* 本章不作教学要求,仅供学有余力者参考】
13.1 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公认会计原则
13.2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3.3 我国会计规则的国际趋同之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一)本课程无“指定教材”。本课程是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周华教授和制作团队在校内课程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经济学、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提供授课视频、在线单元测试、阅读资料、在线期末测试等立体式教学资源。如果初学者能够随时随地观看课程视频,则无论是免费学习还是认证学习,均无需另行购买教材。本课程可以搭配任意一门会计学入门课程(或中级课程)进行对照学习。
(二)可以根据需要选购“参考教材”。如果初学者有意强化复习效果,或者更习惯于在印刷版本上做标注、留下思维痕迹,或者不方便随时随地温习视频,则可选购以下图书(任选其一即可):
——1. 《会计学》,周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3版(或者2023年10月第4版)。约54万字。
——2.《会计学(MOOC版)》,周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拟于2024年秋季出版。约30万字。
常见问题
Q 1: 我正在学习《基础会计》(或《基础会计学》《会计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原理》)课程,是否可以借助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慕课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A 1:是的,可以。同学们只需要学习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慕课的第一章“会计入门:十个分录学记账”和第二章“基础理论”,就可以初步掌握初级会计课程的纲要。
Q2: 我正在学习《财务会计学》(或《中级财务会计》)等中级会计课程,是否可以借助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慕课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A 2:是的,可以。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慕课的第2章至第12章所讲解的,就是中级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