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近代化学基础——元素化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01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3
进行至第2周,共12周 已有 7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注重培养同学们探寻化学反应内在联系和规律,结合实际应用、前沿探索、学科交叉等各方面,让同学们能够理解掌握元素化学的基础性及重要性。课程不仅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其他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石,对同学们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课程注重培养同学们探寻化学反应内在联系和规律,结合实际应用、前沿探索、学科交叉等各方面,让同学们能够理解掌握元素化学的基础性及重要性。课程不仅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其他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石,对同学们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物质的结构特征,单质及化合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及物质的应用。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是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但线下课堂时间、空间往往受限,即使老师上课时满堂灌,同学们依旧感觉不好学,学不好,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课程以慕课为载体完成知识点的整合与贯通,采用分段式、碎片化的知识供给方式,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根据元素化学的特点,课程将呈现出元素化学知识点的多样性,单质及化合物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性;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揭示物质化学性质变化的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展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普适性;体现化学在前沿科学探索中的基石作用,化学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对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从典型物质的结构分析其与物质化学性质的联系,总结各种单质及化合物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性;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揭示物质化学性质变化的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展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普适性;体现化学在前沿科学探索中的基石作用,化学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对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课程大纲
元素及单质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周期表中主族和副族元素的氧化态及其变化规律,惰性电子对效应及其应用,非金属和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艾林汉姆图的原理及应用。
1.1元素氧化态
1.2惰性电子对效应
1.3单质的化学性质(非金属、金属)
1.4 艾琳汉姆图及应用
具有典型分子结构的物质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同学们从结构特征的角度掌握几类具有典型分子结构的物质,通过详细解释每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对应典型化学性质,尤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如sp²和sp³杂化)对分子几何形状、化学反应性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2.1臭氧和硝酸、硝酸根
2.2磷酸和硫酸 硼烷
2.3过氧化氢和过硫酸
二元化合物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同学们掌握述二元化合物中氢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的相关性质,包括氢化物的成键特征、分类,典型氢化物的化学性质,硫化物的溶解性和还原性,卤化物的水解性及溶解性等。
3.1氢化物类型及性质
3.2典型氢化物
3.3硫化物
3.4卤化物的水解及配位溶解
主族元素的含氧化合物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同学们掌握述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递变规律,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质及递变规律,氮族元素氧化物及水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氮族元素的标准吉布斯函变-氧化态图,硫的氧化物及水合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卤素氧化物及水合物的化学性质。
4.1氧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
4.2 ROH规则 鲍林规则
4.3 氮的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4.4 磷的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4.5砷、锑、铋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4.6氮族元素的标准吉布斯函变-氧化态图
4.7硫的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4.8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过渡元素化合物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同学们掌握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尤其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学习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平衡、标准吉布斯函变-氧化态图、元素电势图等为主要工具和手段,通过过渡金属的典型化学性质,以点带面,熟悉、掌握学习元素化学的各种方法和思路。
5.1金属化学活泼性
5.2氧化物及水合物酸碱性
5.3铬的重要化合物
5.4锰
5.5铁钴镍
5.6铂
5.7铜(Ⅰ)和铜(Ⅱ),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四川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龙沁

龙沁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