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政治伦理学
第1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3日 ~ 2025年01月08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95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7)
spContent=人类建立和发展“政治”的初衷是什么?制约政治权力的力量源及其边界在哪里?政治有善、恶之分吗?如果说政治是善的,理由是什么?政治是恶的,根据又在哪里?如果你想对政治有所了解,对你的权利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权威的保护。那么,政治伦理学就一定会助你通过理性的学习与探索,实现你的政治梦想。
人类建立和发展“政治”的初衷是什么?制约政治权力的力量源及其边界在哪里?政治有善、恶之分吗?如果说政治是善的,理由是什么?政治是恶的,根据又在哪里?如果你想对政治有所了解,对你的权利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权威的保护。那么,政治伦理学就一定会助你通过理性的学习与探索,实现你的政治梦想。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政治伦理学是关于研究和探索政治的秩序性与道德性的学问,其实质就是回答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研究政治的规范性边缘,力求解决政治的善的指向性,帮助人们了解国家政体的道德指向性,以及规范政治行为人,即领袖、公务员的政治道德行为。还政治以本真的面目,使人们把政治的思考还原为一种与个体切身权益紧密相连的常理性思考。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学理性、逻辑性较强的基础理论课程。为此,本课程将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穿透中外古今的思想溯源,以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展现政治善的学理依据,讨论现代国家治理、政府管理的伦理意义,规范政治行为人的道德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


所有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愿意参与或讨论的公众,并具备相应的政治学、伦理学知识,或者对本问题有浓厚的参与性。鉴于MOOC的学员来源广泛、知识起点各异,因此,在本课程涉及范围内所提供的学习资料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对知识难度较大的中外古今思想家及其思想内容不作系统的具体考核要求。

授课目标

     本课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帮助学习者: 1.加强对政治道德问题的认识,努力提高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能力; 2.正确把握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政治目的性的伦理意义; 3.对政治伦理体系的建构,大体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了解; 4.深刻理解政治建设的“善”性发展对完善自身的实践意义。

课程大纲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上)
课时目标:1. 认识学习政治伦理学的重要性;2. 理解政治为什么是向善的;3. 把握政治伦理学的基本含义。
引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伦理学
1. 政治本身是人类向善的需求
2. 政治需要道德的补偿
3. 何谓政治伦理学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课时目标:1. 把握政治道德及其现象;2. 理解政治道德的特殊性;3. 认识学习政治伦理学的现实意义。
1. 政治道德及政治道德现象
2. 政治道德的特殊性及其功能
3. 建立科学的政治伦理学体系
4. 创建良好的政治文明秩序
5. 培育健康的政治道德风尚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课时目标:1. 认识我国先秦“儒家”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要素;2. 把握我国先秦“墨家”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1.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人性假说为基础的德政、德治思想
2.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礼”为规范秩序的政治伦理观
3.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
4.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保民而王”“ 宽猛相济”
5.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坚持“兼相爱”,建利民之政
6.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主张“非攻”“尚同”“尚贤”
7.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倡导“强以尽利,以力俭为”
第一次单元测验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课时目标:1. 认识和把握我国先秦“道”“法”两家学派的政治伦理思想;2. 厘定我国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1.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观
2.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民休息”的政治伦理方略
3.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众皆平等”与“治民三基德”
4.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趋利避害”,“富民求利”
5.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守法即德”,“以刑去刑”,“以法为教”
6.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尚法不尚贤”,“以法治国”,“霸道一统”
7.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重新确立德治、德教理念,独树儒家伦理价值观
8.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完善大一统思想体系与政治体制,建立政治伦理纲常与秩序
9.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倡导修身进德,德行与利禄之途致合的政治实践理念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课时目标:1. 认识古希腊文明时期人们对“城邦”的伦理性认识;2. 理解古希腊城邦政治体制建构的伦理意义;3. 把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及“混合政体”的政治伦理意蕴。
1.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城邦是一种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的道德共同体
2.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坚持个人与城邦利益的一致,强化个人的社会政治性
3.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突出个人对城邦的忠诚,强调作为城邦公民的政治道德意义
4.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建立城邦政体的目的在照顾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5.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城邦政治体制的性质受公民道德习惯和统治者品质的影响
6.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城邦政体稳定与发展的伦理原则
7.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柏拉图的正义论
8.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9.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混合政体的政治伦理意蕴
近现代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的伦理价值
课时目标:1. 认识“政治”与“道德”的分离与“道德虚无主义”;2. 理解“社会契约论”的政治伦理意义;3. 把握有限政府、分权学说及罗尔斯正义论的政治伦理性。
1. 君主论与道德虚无主义
2. 社会契约与国家善论
3. 有限政府与分权学说
4.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一次 单元作业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课时目标:1. 认识“政治道德原则”及其基本含义;2. 把握“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内涵。
1.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则的价值基础
2.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的实践功能
3.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则的特殊性
4.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含义
5.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伦理实质
6. 坚持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课时目标:1. 坚持正义原则的伦理意义;2. 把握诚信原则的基本涵义;3. 构建政治诚信的实践途径。
1.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探源
2.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实质
3. 正义原则——坚持正义原则
4. 诚信原则——诚信的基本涵义
5. 诚信原则——诚信的政治道德实践意义
6. 诚信原则——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途径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课时目标:1. 什么是“政治道德规范”;2. 认识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3. 把握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
1.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何谓政治道德规范
2.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3.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政治道德规范的主要功能
4.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的内涵
5.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思想的渊源
6.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坚持民利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课时目标:1. 认识博爱规范的基本含义及其思想源起;2. 把握和平与战争的基本含义;3. 把握和平的伦理内涵及其原则。
1.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博爱的基本含义及其思想源起
2.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博爱的一般道德内涵
3.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坚持博爱
4.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和平与战争
5.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和平的伦理内涵及其原则
6.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维护和平
第二次单元测验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课时目标:1 把握政治道德范畴的基本内容;2. 理解政治道德的自由范畴;3. 认识平等范畴的政治道德意义。
1.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基本涵义
2.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历史考察
3.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实践意义
4.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生命的本能
5.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何谓自由
6.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自由的政治道德意义
11.7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平等概念的理性认识
11.8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平等的政治道德意义
11.9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坚持平等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课时目标:1. 把握政治道德的民主范畴;2. 认识民主的政治伦理意义;3. 理解和谐与和谐社会的一般含义;4. 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保障。
1.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民主的一般理论规定
2.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民主的政治伦理意义
3.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践行民主
4.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和谐与和谐社会的一般含义
5.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内容
6.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保障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课时目标:1. 认识政体分类标准中的伦理性;2. 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伦理学说;3. 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伦理特征;4. 认识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几种形态;5. 认识专制主义的伦理残缺和法西斯主义的道德反动。
1.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政体分类标准中的伦理性
2.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国家政体评价的善恶论
3.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伦理学说
4.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伦理特征
5.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理想国
6.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乌托邦
7.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太阳城
8.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实业制度
9.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政体及其形态
10.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专制主义的伦理残缺
11.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法西斯主义的道德反动
第二次单元作业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课时目标:1. 把握国家管理的伦理性及其伦理模式;2. 认识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力来源和道德实践原则、意义;3. 把握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
1.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一般伦理意义
2.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伦理依据
3.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几种伦理模式
4.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力来源
5.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原则
6.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意义
7.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尊重人权,爱民护民
8.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藏富于民,富民强国
9.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民族团结,国家一统
10.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维护主权,和平发展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课时目标:1. 充分认识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2. 准确把握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3. 厘定影响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
1.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的性质和作用
2.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与政治权力
3.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的伦理意义
4.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领袖的个性差异
5.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
6.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国家领袖的基本道德素质
7.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道德虚无主义
8.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强力意志”与“超人”伦理观
9.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集权与家长作风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课时目标:1. 正确认识官僚与公务员;2. 准确把握公务员道德的基本特征;3. 厘定公务员的本质异化及双重人格;4. 把握公务员道德人格的理想追求。
1.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官僚与公务员
2.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伦理意义
3.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公务员道德的基本特征
4.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历史传承
5.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的本质异化及双重人格
6.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道德人格的理想追求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下)
课时目标:1. 准确把握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内涵;2. 正确认识“坚持真理,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廉洁行政,正身养性
2.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勤奋执政,行政为民
3.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坚持真理,反对官僚主义
期末考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该课程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学、伦理学的基本常识。因此应先期学习政治学、伦理学课程,这样有利于理解该课程的知识点,以利于正确把握政治伦理知识;如果有一些中外政治思想史和伦理思想史的知识会更好。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阎钢:《政治伦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微店”订购网址: https://weidian.com/?userid=405897531






扩展阅读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2012、17、20、22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版;

3.《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4.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政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10.龚 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阎钢:《领悟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常见问题

  1.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可能因事先对政治伦理学知识的认知不足,会导致对一些理论问题的困惑与难解,比如:为什么需要讨论政治伦理问题?学习政治伦理学到底有什么用?政治与道德能扯上关系吗?等等问题;

  2.对一些学习者而言,可能会受到现实不良政治行为现象先入为主的认识误导,对政治伦理知识掌控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影响其对本课程的完整把握;

  3.一般情况下,学习者易将“政治”与“权力”等同,将学理性与实用性混淆,由此缺失对政治伦理知识全面性的认知。

四川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阎钢

阎钢

教授

谢卫东

谢卫东

讲师

邢海晶

邢海晶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