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教材配套慕课的第三部分《侵权责任法》,以《民法典》的实施为背景,系统讲授我国侵权法的一般理论,对《侵权责任法》和相关法律、重要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组成的我国侵权法律体系进行介绍,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进行实务分析,由王竹教授、赵悦副研究员共同讲授。
本课程分为侵权责任导论、一般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方式和特殊侵权责任四部分,阐述侵权法概述、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的归责、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一般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侵权责任方式、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危险责任和物件损害责任等具体问题,共12章。
本课程分析了侵权责任构成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抗辩事由,侵权责任分担的基本理论、考量要素和不同侵权责任分担制度的具体运用,损害赔偿责任的数额计算和公平调整,以及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其它法律制度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思维方式,区分不同侵权行为类型对应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对于侵权责任分担制度有初步的认识,对于公平责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掌握侵权法的体系和基本相关知识。
对侵权责任法感兴趣的同学均可选修,具备民法学基础知识更好。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推荐书目:
1、《民法学》编写组:《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立新:《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3、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王竹:《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