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开放经济下国际货币金融问题与实现内外均衡政策的一门独立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决定、汇率制度、国际储备管理等一国对外主要的经济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内外均衡的国内政策搭配及国际货币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应熟练掌握本门课程包括外汇、汇率、国际收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初步掌握国际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培养兴趣以及提高相关的能力
通过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兴趣,以及掌握观察和分析现代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国际和国内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宏观战略性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扩展其国际视野,对今后客观的理解和分析国内国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后续课是金融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外汇交易等。
本课程涉及的面很广,既有理论又和实践,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涉及财政货币政策问题又涉及进出口贸易问题,因此掌握基本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财政、货币、国际贸易知识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对于其中的内外经济均衡问题,没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作基础,学生是很难理解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更无法把握各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作用于国际收支的。贸易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与价格、汇率、税收等均很这必然的联系,因此没有相应的国际贸易知识也很难准确理解国际收支问题。财政货币政策是金融学和财政学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本身就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延伸,因此,相应的财政学和金融学知识也是学好国际金融的调节基础。
[1] 宿玉海,卫娴. 国际金融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
[2] 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第六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3] 陈雨露. 国际金融(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4] 托马斯·普格尔. 国际金融(第十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币大学出版社,2022年
[5] 保罗·R.克鲁格曼. 国际金融(第十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币大学出版社,2021年.
[6] 戴维·里维里恩等.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7] 杰弗里·萨克斯等.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年.
相关网站
[1] 中国期刊网:https://www.cnki.net/
[2] 国研网:https://www.drcnet.com.cn/www/integrated/
[3]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s://www.safe.gov.cn/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s://www.imf.org/external/chinese/
[5] 美国经济研究局网站:https://www.nb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