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 一个个陌生、遥远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字眼……尤其是“核”与“辐射”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时,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是充满伤痛的回忆。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露,致使324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九级的大地震,海啸随着席卷而来,距离震源较近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和海啸的影响发生爆炸,此次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为核事故最高级别-7级。如果说地震导致的核事故是“天灾”,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此言既出,舆论哗然。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面对突如其来的核辐射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 除了令人色变的“核辐射”外,生活中其他形式的辐射如同空气般无色、无味,但与人类朝夕相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如何,相关的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
本课程将围绕上述热点问题,为大家逐渐揭开 “辐射”神秘的面纱。 希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科学、全面地解读辐射防护,让大家不再“谈核色变”,从容应对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
1. 普及辐射防护科普知识
2. 形成正确、有效的辐射防护观念
3. 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第一章 辐射防护概论
辐射离我们有多远
辐射的概念与分类
辐射的发现
辐射与生活的关系
辐射防护的意义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一章 单元作业
第二章 电离辐射的基础知识
放射性核物理基础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什么是物理半衰期
射线如何对机体发挥作用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单元作业
第三章 生活中的电离辐射
自然界中的天然辐射
生活中的人工辐射
电离辐射概论
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
电离辐射在工业、考古中的应用
电离辐射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三章 单元作业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为什么有危害
电离辐射会对机体产生哪些伤害作用
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四章 单元作业
第五章 辐射的测量
电离辐射测量原理与仪器介绍
电离辐射的监测
非电离辐射辐射的监测
生活中非电离辐射的污染监测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单元作业
第六章 核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外照射防护原则
内照射防护原则
第六章 单元测试
第六章 单元作业
第七章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特点及来源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及处置
第七章 单元测试
第七章 单元作业
第八章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日本福岛核事故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类型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分级及特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第八章 单元作业
第九章 核应急组织体系与措施
“大事件”核应急措施分析
国家制度下的核应急方针、政策及组织体系
核应急准备与保障
核应急响应的紧急措施
核事故现场公众防护及救援注意事项
第九章 单元测试
第九章 单元作业
第十章 核电的发展与和平利用
核电原理解析及安全运行的策略
全球及我国核电发展概况
关于核电的褒贬之争
第十章 单元测试
第十章 单元作业
第十一章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的概念
生活中的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一样需要防护吗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非电离辐射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单元作业
第十二章 手机与电脑辐射
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手机辐射的概念与本质
有关手机辐射的争论
关于手机辐射公众热点问题
电脑辐射的本质与特点
如何健康的使用电脑
第十二章 章节测试
第十二章 章节作业
本课程为素质通识课程,是面向大学生、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课程,具有高中物理、生物学基础即可。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王建龙. 辐射防护基础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月芳.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励军. 核与辐射事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课程资源中有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