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被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该学科运用种种伦理学方法,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维度,包括道德见解、决定、行动、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课程通过对有关生命伦理问题的教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当代生命医学科技发展以及临床应用中引发的大量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知识目标:普及生命伦理学知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眼界,甚至有利于学生从自己专业视角思考这些问题。
2.能力目的:训练学生的伦理思维能力,包括强烈的科技伦理意识与伦理敏感性、善于发现和分析生命医学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以及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生命医学科技伦理精神和正确的科技发展态度,包括敬畏生命(包括实验动物生命)、人文关怀、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尊重、反思与批判精神、道德责任感等。
第一章 当代生命科技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1.1 当代生命医学科技遭遇伦理问题
1.2 为什么人们关注生命伦理学问题
1.3 如何关注生命伦理问题
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伦理学的几个理论
2.1 面对生命伦理问题需要伦理学理论
2.2 后果论
2.3 道义论
2.4 美德论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生命伦理原则
3.1 生命医学伦理原则的提出
3.2 尊重原则
3.3 有利原则
3.4 不伤害原则
3.5 公正原则
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器官移植(上)
4.1 器官移植概述
4.2 器官移植引发伦理问题
4.3 如何道德地获取人体器官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器官移植(下)
5.1 谁应优先获得可供移植的器官
5.2 国际伦理与中国的法律规定
5.3 我们的伦理共识
第五章测试
第六章 安乐死
6.1 何谓安乐死
6.2 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6.3 应该如何对待安乐死
第六章测试
第七章 临终关怀
7.1 何谓临终关怀
7.2 我国的临终关怀实践
7.3 临终关怀伦理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生命维持与死亡诊断
8.1 “人”的概念
8.2 生命维持技术与人的死亡
8.3 死亡的科学宣布
第八章测试
第九章 生育控制
9.1 关于如何善待生命的伦理学理论
9.2 计划生育
9.3 优生
第九章测试
第十章 生殖技术
10.1 何谓生殖技术
10.2 生殖技术引发伦理争议
10.3 生殖技术的伦理共识
第十章测试
第十一章 人体试验
11.1 人类需要人体试验
11.2 人体试验的伦理争论
11.3 人体试验的伦理共识
第十一章测试
第十二章 艾滋病的防控
12.1 艾滋病的概念
12.2 艾滋病引发的伦理争议
12.3 合乎伦理的艾滋病防控策略
第十二章测试
生物学、医学常识;伦理学和哲学常识。
课程教材:
曹永福著. 《生命伦理学——生命医学科技的伦理叩问》山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
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