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周礼》导读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3月18日 ~ 2024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0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09)
spContent=《周礼》作为一部记录周代职官制度的儒家经典文献,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儒家的经典,也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的基本文献。课程选取《周礼》部分篇章,立足经文,解读周代官职名物、车旗宫室、丧葬祭祀、燕飨朝聘、饮食膳食等礼仪。讲述内容丰富,是学习《周礼》和中华礼乐文化很好的视频课程。
《周礼》作为一部记录周代职官制度的儒家经典文献,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儒家的经典,也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的基本文献。课程选取《周礼》部分篇章,立足经文,解读周代官职名物、车旗宫室、丧葬祭祀、燕飨朝聘、饮食膳食等礼仪。讲述内容丰富,是学习《周礼》和中华礼乐文化很好的视频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周礼》初名《周官》《周官经》, 是一部记录周代职官制度的儒家经典文献,是《十三经》之一,大概成书于战国晚期。《周礼》六篇,现存五篇,第六篇《冬官》亡,补之以《考工记》。自《天官》至《秋官》有348种职官,今存336种,记录各种官职的职掌周代礼制。《考工记》自“轮人”至“弓人”有30种工种,记述了各种工种的工艺过程和制作器物的原理。《周礼》导读幕课共有十八讲,第一讲至第四讲概述《周礼》书名、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学术价值、研究历史及其代表作第五讲至第十八讲选取天官冢宰、小宰、宰夫、膳夫、地官大司徒、小司徒、乡、州长、师、保氏、春官大宗伯、大祝、小祝、大史、夏官大司马、司士、大仆、秋官大司寇、小司寇、士师、朝士、大行人、小行人、司仪以及《考工记》中之玉人等二十五种职官,立足经文,依据郑玄贾公彦孙诒让等人著作串讲原文解读周代官职名物、车旗宫室、丧葬祭祀飨朝聘饮食膳食礼仪;最后介绍了研读《周礼》方法参考书目。讲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周礼》和中华礼乐文化很好的视频课程。

课程大纲

第一讲:《周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周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一)

《周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二)

《周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三)

《周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四)

第一讲作业

第二讲:《周礼》的内容、价值及其影响

《周礼》的内容、价值及其影响(一)

《周礼》的内容、价值及其影响(二)

《周礼》的内容、价值及其影响(三)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

《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一)

《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二)

《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三)

《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四)

《周礼》的流传、研究及其代表作(五)

第三讲作业

第四讲:《三礼》综合研究论著解题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解题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天官叙官 冢宰

天官叙官 冢宰(一)

天官叙官 冢宰(二)

天官叙官 冢宰(三)

天官叙官 冢宰(四)

天官叙官 冢宰(五)

天官叙官 冢宰(六)

天官叙官 冢宰(七)

天官叙官 冢宰(八)

天官叙官 冢宰(九)

天官叙官 冢宰(十)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小宰

小宰(一)

小宰(二)

小宰(三)

小宰(四)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宰夫 膳夫

宰夫 膳夫(一)

宰夫 膳夫(二)

宰夫 膳夫(三)

宰夫 膳夫(四)

宰夫 膳夫(五)

第七讲作业

第八讲:地官大司徒

地官大司徒(一)

地官大司徒(二)

地官大司徒(三)

地官大司徒(四)

地官大司徒(五)

地官大司徒(六)

地官大司徒(七)

地官大司徒(八)

地官大司徒(九)

地官大司徒(十)

第八讲作业

第九讲:小司徒

小司徒(一)

小司徒(二)

小司徒(三)

第九讲作业

第十讲: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一)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二)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三)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四)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五)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六)

乡师 州长 师氏 保氏(七)

第十讲作业

第十一讲:春官大宗伯

春官大宗伯(一)

春官大宗伯(二)

春官大宗伯(三)

春官大宗伯(四)

春官大宗伯(五)

第十一讲作业

第十二讲:大祝 小祝 大史

大祝 小祝 大史(一)

大祝 小祝 大史(二)

大祝 小祝 大史(三)

大祝 小祝 大史(四)

大祝 小祝 大史(五)

大祝 小祝 大史(六)

第十二讲作业

第十三讲:夏官大司马

夏官大司马(一)

夏官大司马(二)

夏官大司马(三)

夏官大司马(四)

夏官大司马(五)

夏官大司马(六)

夏官大司马(七)

夏官大司马(八)

第十三讲作业

第十四讲:司士 大仆

司士 大仆(一)

司士 大仆(二)

司士 大仆(三)

第十四讲作业

第十五讲: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一)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二)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三)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四)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五)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六)

第十五讲作业

第十六讲:士师 朝士

士师 朝士(一)

士师 朝士(二)

士师 朝士(三)

第十六讲作业

第十七讲: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一)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二)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三)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四)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五)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六)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七)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八)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九)

第十七讲作业

第十八讲:考工记 玉人

考工记 玉人(一)

考工记 玉人(二)

考工记 玉人(三)

第十八讲作业

第十九讲:《周礼》导读总结

《周礼》导读总结

第十九讲作业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为研究和初学《周礼》的方便,我们介绍几种《周礼》研究的代表作:

1.《周礼注》12卷,郑玄撰。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是马融的高足。康成学问渊博,尤工《易》《礼》,注解经书,兼采今古文,融会各家之说,为东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世称“郑学”。着有《驳五经异义》《毛诗笺》《仪礼注》《礼记注》等书。《周礼注》是一部笺释《周礼》的专著。郑玄在汉杜子春、郑兴、郑众、卫宏、贾逵及马融等经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搜博稽,训释经文,阐述礼制,正字读音,纠正衍误,对前人研究《周礼》的成绩,加以认真总结。然好引谶纬,至今为人所诟病。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南宋初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周礼注》12卷,《中华再造善本》已影印;《四部丛刊》收有明嘉靖刻本《周礼注》12卷,附有陆德明释文。

2.《周礼注疏》50卷,郑玄注,贾公彦疏。贾公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人。尝受业于瀛州张士衡,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着有《周礼疏》50卷、《仪礼疏》50卷。《周礼疏》立足于郑玄《周礼注》,在沈重《周官礼义疏》40卷基础上,旁征博引,增益阐发,解释经注,总结通例,对唐代以前《周礼》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是唐人诸经“义疏”中最好的一部。目前所见《周礼疏》,均与郑玄《周礼注》配合流传,即《周礼注疏》本。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周礼疏》(实即《周礼注疏》50卷,与《周易注疏》13卷、《尚书注疏》20卷,是八行本之第一批,也是经注疏合刻的第一批,《中华再造善本》已影印。

另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周礼注疏》42卷,附有陆德明释文,近年已出版多种整理本,可参考。

3.《周礼正义》86卷,孙诒让撰。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廎,浙江里安人,是清末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着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札迻》等书。他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草稿数易,撰写二百三十多万字的《周礼正义》,“荟萃了他平生对经学的深刻领会,对文字的精确训释,对名物制度的详尽考辨”。洪诚先生称赞此书说,该书既精既博,以加矣。寻其大端,厥有数善,无宗派之见,博稽约取,义例精纯,析义精微平实,以实物证经,依据详明,不攘人之善,全书组织严密。可谓是对两千多年来《周礼》研究的一次系统总结。该书经王文锦、陈玉霞先生点校,于1987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4.《周礼译注》,杨天宇先生撰。该书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周礼注疏》为底本,依照原书分为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考工记第六等六篇,每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解题介绍该篇包括多少官职、大致类别和内容,原文对每官职文进行分段,并标出序号,注释解释名物制度和生僻字词,译文明白流畅。书前有“目录”和“前言”,“目录”对六篇所含职官进行排序,“前言”阐述了《周礼》的书名、发现经过、成书年代和真伪、立博士及其在汉代的流传、汉以后的《周礼》学、《周礼》与西周史研究等问题。书后附有“主要引用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月出版。

5.《周礼译注》,吕友仁先生撰。该书以孙诒让《周礼正义》经文为底本,依照《周礼》次序,分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考工记第六等六篇,每篇包括原文、注释和译文,注释简明,译文准确。书前有“前言”和“目录”,“前言”分有关《周礼》的名称、作者及其成书年代,有关《周礼》的来历、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周礼》的主要注本和有关译注的几点说明等四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述论;因《考工记》涉及器物较多,故参考前贤论著和《文物》杂志所载,绘制插图34幅,清晰直观,甚便阅读。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0月出版。

6.《考工记译注》,闻人军撰。本书是“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之一。书前有出版说明、前言,下依次是目录、正文、插图目录和附录、后记。前言论述了《考工记》的成书年代、内容、价值和研究历史,作者认为:《考工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战国初年之作,有些材料属于春秋末期或更早,编者间或引用周制遗文;在流传过程中,已有所增益或修订,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官书。译注分上、下卷,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考古、科技史资料,注释详尽,译文顺畅,并配插图九十二幅。插图目录以表格形式,注明图片来源。附录十二条,节录《考工记》研究的代表性资料和文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20084月修订再版。

7.《考工记图说》,戴吾三先生编著。本书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之一。书前有总序、前言,下依次是《考工记》概说、《考工记》注释、《考工记》图释和附录。该书从科学技术史角度,注释《考工记》,并利用大量考古实物和相关图片,互相印证,令读者耳目一新。附录部分,分参考论文、《考工记》图释图录、参考文献三部分,参考论文收录作者研究《考工记》的三篇文章,图录对收录的八十幅图的名称、出土时间和地点、资料来源列表说明,参考文献罗列了《考工记》研究代表性的论著成果六十余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月出版。


山东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王锷

王锷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