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尤其强调要从“变”上找突破,变通方法、活化思路,从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课程创新传承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收藏和鉴赏入手,授课方式生动,内容深入浅出,受众接受较容易,传承面广。
2021年3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本科专业,成为我国新兴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加之教育部已设立的艺术遗产、艺术管理研究生专业方向,使得目前对艺术收藏和品鉴类的课程需求空前增加。本课程基于网络平台开设,知识传播较广,可有效满足目前我国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对艺术遗产发展的需求。
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如下:
1.课程内容择取当下收藏热点,极具审美吸引力。相比同类课程中的常见文化题材,本课程的内容侧重艺术领域,涉及古陶瓷、天珠、青铜器、砚台、金铜佛像、古琴、家具、翡翠共8个收藏热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博古通今、雅俗共赏,极具审美价值。
2.授课方式形象生动,易于接受。本课程的每个专题均配有大量图片和视频,相关地方会以动画片或影视片段的形式呈现艺术品背后的小故事,并与观者及时互动提问,授课方式生动、直观、多元化。
3.课程方法实用,应用性强。本课程结合艺术欣赏和艺术品鉴定的方法,形象再现我国珍贵艺术品的原貌、审美特征及辨伪方法,部分专题会结合相关视频及现场展示的方式,加深受众对该艺术收藏品的认知,方法实用,可操作性强。
1.课程学习目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历史缘起,掌握其主要品类,并在历史脉络中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每个经典艺术品类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课程思政目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主要品类艺术品的鉴别要点,从而在鉴别真伪的基础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
提前了解古陶瓷、天珠、青铜器、砚台、佛像、古琴、古家具、玉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周文瀚:《中国艺术收藏史》,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2.崔世荣:《传统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重庆出版社,2023年版。
本课程采用MOOC方式授课,为保证学习效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网上学习时,要先浏览公告。
2.如因事落课,请自己及时补课,跟上学习节奏。
3.每次课之后的单元测验和课后作业,请及时提交,并注意提交的截止日期。
4.学习中如遇问题可在浏览讨论区进行发帖。
5. 本课虽仅有8次课,但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请大家务必详细观看每一节视频,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