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课程学习目的是应用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解释现象、解决问题、设计产品、完成项目。课程通过基于项目的案例分析、任务要求及研学方法引导,培养“创新意识思维、自主学习研究、项目组织规划、知识综合运用、研究探索发现、工程设计实践”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课程学习目的是应用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解释现象、解决问题、设计产品、完成项目。课程通过基于项目的案例分析、任务要求及研学方法引导,培养“创新意识思维、自主学习研究、项目组织规划、知识综合运用、研究探索发现、工程设计实践”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工电子实验基础》这门课程,是电工电子基础系列实验课程的入门篇,在东南大学面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化、仪器科学等8个电类院系、两千余名学生开设,同时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学校的部分院系得到推广。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器设备的分类及特征参数,常用实验仪器的类别、应用特点及操作方法,电路设计仿真、元器件参数选择、电路参数测量、电路状态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课程以培养学习者掌握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让学习者掌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过程设计、实验参数获取、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知识讲解、实例分析、工具软件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实物电路搭试实现等现场操作演示,介绍实验相关的技术与方法,给出要求学习者自主学习、设计并操作实践的详细内容。
授课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及网络通信技术,为在校学生乃至全民的终身学习提供自主式、社会化与远程化的学习与实践平台,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技术实现平台。
课程大纲
通用实验仪器使用方法
课时目标:学习通用实验仪器设备的测量对象、范围、精度、用途;掌握使用与调节方法;学习常用故障排除。
1.1 发光二极管驱动实验
1.2 直流稳压源及其实验方法
1.3 数字万用表及其使用方法
1.4 发光二极管频闪实验
1.5 信号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
1.6 数字存储示波器及其实验方法
常用电子元器件与应用
课时目标: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功能、结构;掌握特征参数、参数识别方法、参数测量方法与应用。
2.1 常用主要电子元件种类
2.2 电阻主要参数选择
2.3 电容主要参数选择
2.4 电感主要参数选择
2.5 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
常用电气元器件及应用
课时目标:了解常用电气元器件和设备特性及应用,包括结构功能、电气特性及应用特点;掌握交流电路参数测量和分析。
3.1 三相交流电路构成及元件
3.2 交流电路参数测量
3.3 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实验--软件设计及仿真
3.4 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实验--实物电路实现
电子电路软件设计及仿真
课时目标: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选择元器件、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试等软件设计及仿真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了解逻辑虚拟仿真与实物实验的差异。
电路状态分析
课时目标:通过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学习多种仪器使用及测量方法。
5.1 电路幅频特性测试
5.2 电路相频特性测试
5.3 扫频法频率特性测试
电子电路实现方法
课时目标:了解电路构建方法及特点,掌握电路布局、电路连接(焊接)、电路检查、故障排除、电路功能调节、参数测试方法。
6.1 555多谐振荡器设计及仿真
6.2 面包板电路搭试及调试
6.3 万能板电路搭接及调试
实验数据测量记录及处理
课时目标:掌握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应用EXCEL进行公式计算;应用EXCEL绘制曲线;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数据有效位数的选择。
实验报告撰写
课时目标:掌握实验报告撰写方法,包括实验基本信息、实验任务要求、任务需求分析、实现方案论证、结构参数设计、数据信号测试、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文字图表排版等。
8.1 实验报告的作用、内容及要求
8.2 实验报告的撰写
8.3 实验报告的表现形式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