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且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应用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工程力学课程是土建、交通、机械、材料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力学课程最基础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本课程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相配套的实验教学环节的训练,旨在使学生掌握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力系的简化和平衡,以及变形体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能力。课程主体内容为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变形体的基本概念、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杆件的基本变形(拉压、弯、扭、剪)的内力分析与应力分析、变形分析与位移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分析与设计,刚度分析与设计,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载荷问题,压杆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等,覆盖了理工科高等院校工程力学长学时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课程修习结束后,学生应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杆件受力与变形,计算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构件设计。
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力学知识体系结构;通过揭示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以及进行研究创新活动打下重要的力学基础。
高等数学
1. 顾成军主编, 《工程力学》(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 范钦珊主编,《工程力学》(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理论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 孙训方主编, 《材料力学》(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