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01日 ~ 2021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65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63)
spContent=本课程是电类的大类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掌握通信的基本模型,网络的构成要素,信息传输的基础技术;掌握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终端系统、通信协议等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安全和压缩的原理和算法,培养计算机网络协议应用编程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是电类的大类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掌握通信的基本模型,网络的构成要素,信息传输的基础技术;掌握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终端系统、通信协议等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安全和压缩的原理和算法,培养计算机网络协议应用编程方面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教学内容简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掌握通信的基本模型,网络的构成要素,信息传输的基础技术;掌握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终端系统、通信协议等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安全和压缩的原理和算法;培养计算机网络协议应用编程方面的能力;掌握信息通信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网络的初步设计能力,了解网络技术发展潮流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对将来专业学习和科研开发起一个概貌性的知识铺垫台阶作用。

  本课程共分9章,按32课时讲解。第一章绪论(3课时),第二章物理层(4课时),第三章数据链路层(5课时),第四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6课时),第五章网络层(6课时),第六章传输层(3课时),第七章应用层(2课时),第八章网络安全(1课时),第九章编码和视频压缩技术(1课时),课程内容总结(1课时)。





授课目标

  课程预期受众为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或开展相关工作的社会人员,目的是使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培养通信网络协议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通信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网络的初步设计能力,了解网络技术发展潮流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对进一步专业学习和科研开发起一个概貌性的知识铺垫台阶作用。

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各种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针对具体要求进行组网能力的培养。

2.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和自主学习先进知识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3. 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4. 编程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上机实验,用程序语言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流程的能力。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分析方法,以及对网络性能分析并结合实际组网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1.1 应用需求、定义、发展、分类

1.2 交换的概念、三种交换的区别、交换过程中的时延

1.3 网络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

第一章测验

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测验新

第一章作业新

第二章 物理层

2.1 模型协议、基本概念及传输媒介

2.2 数字信号与基带传输技术

2.3 信道复用技术

2.4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第二章测验

第二章作业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1 基本概念,设计要点

3.2 错误检测和纠正

3.3 基本协议

3.4 滑动窗口协议

3.5 数据链路层协议验证、协议示例

第三章测验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4.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简介

4.2 信道分配协议

4.3 Ethernet

4.4 以太网的发展

4.5 网桥、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功能及区别

第四章测验

第四章作业

第五章 网络层

5.1 网络层相关的概念、功能和服务以及路由算法分类

5.2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扩散法

5.3 Distance Vector (D-V)距离矢量算法

5.4 LSA链路状态算法

5.5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

5.6 IP地址、分类及子网划分

第五章测验

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传输层

6.1 简介

6.2 传输层协议

6.3 TCP协议

第六章测验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应用层

7.1 应用层基本概念

7.2 应用层协议

第七章测验

第七章作业

第八章 网络安全

8.1 基本概念、密钥算法及安全协议

第八章测验

第八章作业

第九章 编码和视频压缩技术

9.1 数字音频、音频压缩及视频处理

第九章测验

第九章作业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陈熙源、祝雪芬、汤新华,信息通信网络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Andrew S.Tanenbaum,David J.Wetherall,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 4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东南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陈熙源

陈熙源

教授(博士学位) 博士生导师

祝雪芬

祝雪芬

副教授

Xinhua Tang

Xinhua Tang

Associate Professor

推荐课程

中国书法

任德山

91972人参加

走近摄影

黎大志

60787人参加

交互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

王巍

19983人参加

影响力从语言开始——上戏台词课

王苏

7702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