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第2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3日 ~ 2025年06月12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18周 已有 508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29)
spContent=健康是什么?如何呵护我们的健康?本课程将为您解读健康和中医养生的奥秘。课程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医养生知识入手,结合临床和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医养生的机理、原则与具体方法。通过学习,你不仅能掌握各种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还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独特魅力!
健康是什么?如何呵护我们的健康?本课程将为您解读健康和中医养生的奥秘。课程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医养生知识入手,结合临床和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医养生的机理、原则与具体方法。通过学习,你不仅能掌握各种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还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独特魅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是一门维护身心健康、提升文化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医经典为依据,旨在传播健康的养生理念,传授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

本课程主要面向高校学生开设,也适合社会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者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独特魅力,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掌握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以此呵护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创造美好和成功的人生,进而达到尽享天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探讨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中医养生与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的源泉、健康和健康的标准、养生与养生的目的、从《论语》看孔子的养生之道、经方与养生,疗病祛疾与养生等。各论则介绍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精神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雅趣养生、四季养生、体质养生等。最后专篇讨论大学生的特点和养生要点。课程设置有“每周一招”栏目,在每周课程的最后几分钟,教给大家一个简单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

课程主讲人既是教师又是医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以此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所传授的养生方法的真实有效。

课程自20149月在爱课程正式上线,迄今已经开课19期。选修本课程的学员来源于全球600多所大学,累计人数近180000人次。

授课目标
  1. 了解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 熟悉相关的中医养生知识;
  3. 掌握各种中医养生技能;
  4. 能够将学到的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与意义。
1.1为什么选修这门课?
1.2医院里什么类型的病最多?
1.3一份报告:全球癌症将大暴发
1.4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
1.5如果懂得中医养生……
1.6学习本课程你将有哪些收获?
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的源泉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括的内容,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素,理解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2.2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2.3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素是什么?
2.4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每周一招:梳头保健
健康和健康的标准
课时目标:理解健康的含义,了解健康的标准,掌握健康的自测方法。
3.1什么是健康?
3.2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3健康也能自测吗?
养生与养生的目的
课时目标:理解养生的概念与目的,了解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
4.1什么是养生?
4.2养生的目的是什么?
4.3人到底能活多久?
4.4我的健康谁做主?
每周一招:撞背
从《论语》看孔子的养生之道
课时目标:了解《论语》中蕴含的养生智慧。
5.1为何从孔子谈起
5.2孔子与精神养生
5.3孔子与饮食养生
5.4孔子与娱乐养生
5.5孔子与起居养生
感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课时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养生意义。
诵读,感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每周一招:干洗脸
经方与养生——谈谈《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课时目标:了解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及其对中医养生的启迪,了解自身体质并掌握常见体质的中药养生方法。
7.1《伤寒杂病论》简介
7.2《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养生的启迪
7.3了解自己的体质
7.4常见体质的中药养生
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课时目标:了解《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及其对养生的启示,掌握常见疾病的中药养生方法。
8.1《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简介
8.2《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的养生启示
8.3常见疾病的中药养生
每周一招:腹式深呼吸
精神养生
课时目标:了解精神养生的概念、意义及其理论基础。掌握修德怡神、调志摄神、如何调志、四气调神的方法。
9.1精神养生是最高级最重要的养生方法
9.2形神学说是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9.3修德怡神
9.4调志摄神
9.5如何调志
9.6四气调神
睡眠养生
课时目标:认识睡眠,掌握如何睡好的关键措施,理解睡眠的要求和助眠的方法。
10.1认识睡眠
10.2如何睡好
10.3睡眠的要求和助眠的方法
每周一招:眼的保健——运目
饮食养生
课时目标:理解饮食的作用、饮食的寒热、饮食的五味、归经,掌握饮食调养的原则,理解主食与五谷特别是大米、小麦和大麦的养生价值,了解食养民谚及常见的误区。
11.1饮食的作用
11.2饮食的寒热
11.3饮食的五味、归经和发物
11.4饮食调养的原则
11.5主食与五谷
11.6大米的营养
11.7小麦和大麦
11.8其它主食
11.9食养民谚的解读及常见的误区
药膳养生
课时目标:理解药膳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熟悉常用的补气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掌握几种养生药膳的配置和应用。
12.1药膳简介
12.2补气血药
12.3补阴药、补阳药
12.4药膳养生举例
每周一招:二阴的保健——提肛
运动养生
课时目标:理解运动养生的概念和形式,了解运动养生的机理和原则,熟悉常用的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
13.1运动养生的概念和形式
13.2运动养生的机理
13.3运动养生的原则
13.4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13.5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
13.6传统养生功法——太极拳
经穴养生
课时目标:理解经穴养生的概念及意义,熟悉针刺保健法、保健灸法、穴位敷贴法、保健按摩法的实际应用。
14.1经穴养生的概念及意义
14.2针刺保健法
14.3保健灸法
14.4穴位敷贴法
14.5保健按摩法
每周一招:三则单验方
雅趣养生
课时目标:了解雅趣养生的含义及意义,熟悉音乐和歌唱养生、琴棋书画、垂钓和花鸟养生以及旅游养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5.1雅趣养生及其意义
15.2音乐和歌唱养生
15.3琴棋书画与养生
15.4垂钓和花鸟养生
15.5旅游养生法
四季养生
课时目标:理解顺应自然的四时养生原则,熟悉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方法,掌握四季养生的要点。
16.1顺应自然的四时养生
16.2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
16.3春季的养生要点
16.4夏季的养生要点
16.5秋季的养生要点
16.6冬季的养生要点
每周一招:点足三里
体质养生
课时目标:了解体质的概念及养生意义,掌握各种体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1体质的概念及养生意义
17.2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17.3体质的分类
17.4气虚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5血虚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6阴虚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7阳虚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8气郁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9血瘀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10痰湿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11湿热质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17.12特禀质与平和质的养生要点
大学生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课时目标:从养生角度理解大学生的心身特点,理解和掌握适合大学生的养生方法。
18.1大学生的特点
18.2大学生的养生要点
每周一招:点血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不做要求

参考资料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马烈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二版。

东南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王长松

王长松

主任医师、副教授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讲师。

刘志刚

刘志刚

副主任医师、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53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